第261部分(第2/4 頁)
完全聽到。
或許,他連一個字都沒來得及聽到吧。
在楚南天閉上眼睛的那一剎那,整個洛陽城戰火燃燒的這處似乎都顯得壓抑顯得陰沉了許多,這個時候戰事已近尾聲,處處滾滾黑煙之下,慘叫聲殺伐聲也逐漸勢微,似乎是在預兆著什麼
其實有的時候想想,命運也好,人生也罷真的挺吝嗇挺殘酷的,它甚至不會給我們留下悲傷的時間,便會再度掀起新一輪的風浪來。
真的來不及悲傷的。
當反常的沒有傻笑的常霸抱起了楚南天那瘦小的身子,當張宏牽起了妖妖的小手,身後隨著沉默不語的楚圖隨著神情陰沉的範慎範大公子走向了二王爺薛崇簡身旁後,這才得知,原來洛陽城的事情根本沒有就這麼簡單的隨著戰事落幕而收場,他們接下來所要面對的可能遠比這等簡潔血腥的戰場更要可怕。
城內畢竟還是有著不少的洛陽名門高族,這些名門高族既然不曾在焦王掌握洛陽城時有任何舉動,那當然也代表著他們某種程度上對焦王順從的意思。而對於這些人接下來該如何來處理這個問題,非但是二王爺薛崇簡舉棋不定,便連張宏也根本沒有任何辦法。
殺?不可能的,城內高族不在少數,且東都洛陽乃是大唐重地,這些高門中子弟在京為官者並不在少數,若簡單的就這麼剿殺了,那必然會引起京城長安那處的動盪。
不殺?他們這些個高族畢竟是依附了那個已經被皇帝陛下定為謀逆的焦王殿下,若是就這麼不理不問的放了過去,那朝廷顏面何存?
再者,就算朝廷不會追究,那在這個時候二王爺薛崇簡想要揮軍直入洛陽城時,城內的那些官員那些世家高族又會不會在暗地裡使些小手段?他們又會不會與焦王李重福暗中通氣?這是誰能保證的?
也是二王爺薛崇簡與張宏正在思量著此時之時
洛陽城頭上,已經取得了絕對優勢的朝廷大軍忽然有一眾兵士放聲高呼:“逆賊焦王早已不在洛陽城中你等若願放下兵刃歸順朝廷,則朝廷也不會對你等趕盡殺絕!本王知道,其實你們中有不少人都是受了焦王的鼓惑才有今日這等謀逆之舉若此時幡然悔改,本王願既往不咎,且向朝廷上書,保證不會深究下去”
這便是張宏與二王爺最後的那一招旗,無論勝敗,只要能上這洛陽城牆,那也在這一句話落下之後必然會對洛陽城守軍計程車氣造成很大程度上的影響,畢竟,這城內的兵士都認為焦王殿下與他們同在而處於這洛陽城的,此時當他們知道他們早已被焦王殿下放棄了的同時他們又怎麼還能夠繼續擁有著大無畏的勇氣?
城牆上,那些守軍先是驚愕,隨即齊齊望向了城牆下已經是大勢漸去的大將軍李奴,李奴冷笑,當然知道這等局面下他再如何的掙扎那都是回天乏術。
所以,李奴乾脆便沒有一句言語,他望了望二王爺與張宏這處,忽然整合他身旁那已經不足五百之數的騎兵,很出乎意料的果真放棄了反抗。
當然,投降是不可能的。之所以說李奴此人接下來的舉動讓人很出乎意料,那也是因為他在放棄了反抗的同時卻是帶著滾滾煙塵忽然向著洛陽城遠處而遁他居然就這麼跑了,逃了?!
這當然是讓二王爺薛崇簡與張宏面面相覷,他二人真真是根本不能料到洛陽城戰事竟然會是這樣一個收場!
東都洛陽之事不過才剛剛告一段落之時便很快傳到了京城長安城,這樣的一個訊息對於長安城中那些權貴人物來說當然是不吝於一場小規模的地震。畢竟,現如今所有的那些事情都展現在了檯面之上,這些人也肯定都知道了此時正在發生著一件怎樣的事情,所以對於那個出身布衣的少年居然能夠就這麼輕易的平定了洛陽城之事,許多權貴大人物都是很難相信。
有人憂愁有人喜大抵便就是現下長安城的人心表述。
那些立場選擇了依附於王公公的大人們自然便就是憂愁者,而事實上除了另外的一些居心叵測之輩,這長安城的大多權貴倒也真的希望這場禍亂能夠儘早結束。當然,他們擔心的並非乃是大唐的安危,更多的擔心則是擔心這場禍亂若是一味的擴大,那會影響到他們的利益。
對於這些,皇宮之中的皇帝陛下當然很清楚,不過他對於這些權貴們真正的心思顯然也是不甚放在心上,他也知道現如今的大唐其實真的沒有什麼萬眾一心的條件,而無論是眼下又或是來日那可能發生的事情,都只能指望李唐皇室的他們這些人,那些權貴是根本靠不住的。
皇帝陛下在得知洛陽城情況之下也略微感到了幾許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