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3/4 頁)
,有的七八人,都被燒死了,燒得面目全非,認不出。我們掩埋了整十堆焦屍,大約有七八十人吧。我的母親羅嬌、妻子鍾碧華、弟弟盧亞文、妹妹盧華嬌、幼兒盧亞苟是被活埋的。三天後,我的岳父鍾耀和他的弟弟鍾左與我見了面,告訴我,20日那天傍晚時分,日本兵命令壯丁挖掘壕溝,在底下置放樹葉,當時他們不知日本兵的目的,等到日本兵命壯丁躺到約三尺寬的壕溝時,我岳父和鍾左迅速爬起來,被日本兵追砍,我岳父的頸項被砍了一刀,但逃脫。日本兵沒開槍可能是為了不驚動屋子裡的婦孺以防她們逃掉。這些婦孺絕大部分在第二天早上被燒死在屋子裡,男人在壕溝內被刺殺後,屋子裡的婦孺卻不知道。我家被害的親人都是守法公民,日本兵有什麼權力殺害這些手無寸鐵的百姓?
日侵時期受害調查一:投訴資料(26)
我要求日本政府就我親人的被害作出完全賠償。
投訴日期: 1993年1月20日。
(參見本節新聞報道33)
陳運英
174. 蒙難者:
陳其,男,25歲,膠工
潘瑞,男,28歲,膠工
廖惠,男,49歲,膠工
陳序,男,20歲,膠工
蒙難地點: 笨珍北幹那那街上。
蒙難時間: 1943年10月21日。
投訴人資料: 陳其之侄陳運英(Chin Cheng Yin),男,63歲,膠工,祖籍廣西,身份證號3009891,現住於DH130,Pekan Nanas; Pontian Johore Malaysia,郵編81500。日本侵佔時地址: 笨珍北幹那那大山路。
投訴內容: 在日本人佔領馬來亞和新加坡以後,日軍對當地居民尤其是華人進行了大屠殺。我仍然能清晰地回憶起那天的情景,那是1943年10月21日,當時我才13歲,在我們北幹那那村,日本兵假意對村民們說,如果大家能夠自動集合起來的話,他們將向村民分發食物。大約300人集中起來,其中包括一些小孩。很快他們被帶到附近的Kankar Pulai。在那裡,這些無辜的人們不但沒有得到食物,反而遭到了集體屠殺,屍體被扔進了一個池塘裡。這些遇害的人當中就有我的叔父陳其、舅父潘瑞和堂兄陳序。我很幸運地躲過了一劫,因為在去Kangkar Pulai的半路上我轉身回家了,此外,我的外父廖惠也是被日本人折磨致死的。日本人強迫他喝下大量的水,然後,殘忍的日本兵就在他的肚子上踩踏,水從他的鼻子、嘴巴、耳朵裡冒出來。他在回家後很快就死去了,我的外母對外父的死無法承受而發瘋了。我要求日本政府對我這些親人的被害作出合理賠償。
投訴日期: 1993年1月1日。
張天炎
175. 蒙難者:
張桐,男,49歲,農夫
蒙難地點: 不詳。
蒙難時間: 1944年7月16日。
投訴人資料: 張桐之子張天炎(Teo Thian Yam),55歲,退休,祖籍福建,身份證號390419015137,現住於Block A;189; Jalan Dato; Bukit Pasir; Muar; Johore,郵編84300。日本侵佔時住址: Sg Buloh N/S;Muar; Johore。
投訴內容: 我的父親張桐是一位奉公守法的農民,也從來沒參加任何抗日組織。但就不明不白地在1944年7月16日被日軍捉去,從此再也沒回來,後來才知道已經被殺害,當年日軍是多麼殘酷。我要向日本政府提出投訴和索賠。
投訴日期: 1994年7月14日。
陳耀財
176. 蒙難者:
陳友傑,男,49歲,工人
蒙難地點: Penkaranbai; Makan Kota Tinggi; Johor Malaysia。
蒙難時間: 1941年2月6日。
投訴人資料: 陳友傑之子陳耀財(Tan Yiow Chye),67歲,商人,祖籍廣東潮州,身份證號S0627477C,現住於60,Jalan Rambai 4 Taman Kota Jaya Kota Tinggi; Johor; Malaysia,郵編81900。日本侵佔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