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第4/4 頁)
中國、南太平洋地區、菲律賓、印尼、香港及緬甸等地所發行的軍用票者沒印上“保證可以兌換”的字眼,而惟獨新馬一帶所發行的軍用票卻印有這些字眼,因此他認為用這些軍用票換回現錢是理直氣壯的。“日本可以賠給英國及菲律賓,馬來西亞為什麼不可以?”
他表示曾經針對此事致函聯合國,卻石沉大海,在日本東京,他也跟聯合國人權律師團主席嘉蓮派克商量過起訴日本政府,除非有關方面肯賠償,香港索償協會主席吳溢興也來信建議他多進行活動,以引起日本政府重視這件事。
受害者分五種
他表示,在日治時期,受蝗軍肆虐殘害的受害者可分五種:(1) 被殘殺,(2) 被逼到泰緬建死亡鐵路,(3) 慰安婦,(4) 奉納金,(5) 軍用票持有人。
他說,他本身就有九個親人是被日軍殺害的。
他指出,在1985年開始進行有關活動,到了1993年才成立有關籌委會,目前該籌委會正在申請註冊中。副主席是姚觀生,秘書楊潘照,財政林俊田。
他呼籲全馬各地軍用票持有者儘速向他聯絡,其地址是345,Bukit Tembusu,72600,Kuala Pilah,Negeri Sembilan,電話:06813079。
(參見本節案例195)
後 記
這部歷史資料能編匯成書,經歷了不少歲月與人事。
1992年,我自東京歸國,回到新加坡。留日前輩蔡史君介紹專門研究新馬二戰課題的高島伸欣教授給我相識,以協助義務通譯工作。
十年前,高島先生還是筑波中學的社會科老師。他從1979年開始,每年數趟赴新馬,蒐集資料,實地訪問在日軍屠殺中的倖存者,發掘村民所立紀念碑、慰安場所和細菌戰基地等等。我認識他的時候,他已在本地身體力行,活動了13年,成績斐然,對馬來西亞地理環境之熟悉,真令我這個本地人汗顏。
高島先生不僅僅是為了自己的論文。1982年,日本續發教科書事件、虛構南京大屠殺事件等,先生開始在日本媒體登廣告,召集有心瞭解真相人士,組團到新馬,一探受害者及被屠殺者墓冢。另外,也在新馬物色受害者,派去日本,在幾個民辦組織的聽證會上,發表受害證言。
孫建成
1995年,美國西部“世界抗日戰爭聯合大會”舉行國際會議,朋友推薦我出席。不過,當時有事務纏身,不便遠行,於是轉詢高島,希望能找一位不尚空談、有實際業績人士,代表新馬前去美國西部開會。先生幾乎沒考慮,便推舉瓜拉庇勞孫建成先生。他並不因孫氏沒有學識而無視他的成就,他肯定了孫所領導的草根組織。
於是約孫建成在柔佛新山巴士總站見面。我首次見他的印象還很清晰,他一邊提著紙箱,一邊是個破紙袋,搖搖晃晃步下車。他問我是否熟悉車站附近的小酒店價格,他只能住馬幣30元以下的簡易旅社。我帶他去見當時還在《中國報》任職的黃建成,寒暄過後,他把紙箱開啟,裡面都是二戰時期的舊報,有剪下的,有影印的,他把一半贈給黃,留一半給了我。
我將資料帶回來整理,發現一些受害者家屬填寫的表格,於是電詢孫氏。他把所組織的“日本佔領時期蒙難家屬協會”(簡稱“蒙協”)的情況作了簡單介紹:他們在1992年籌備,1993年成立,目的是要團結起來,向日本政府索取賠償。經媒體公佈會員條件後,全馬響應者陸續發來郵件。在他不斷上報呼籲、各方奔走之下,到了1994年,已有超過400份名單記錄在案。
孫氏稚年時,全家九口被日軍屠殺,只剩下他一個孤兒,幾乎沒受過教育,靠當霸王車司機餬口。不過,一生不忘家人被日軍屠殺之恥,積極推動向日本政府索取賠償,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