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2/4 頁)
一席沒有。但是在杜卡齊斯競選總統之後,美國經濟開始出現頹勢,削弱了民主黨的勢力。選民們壓抑已久的憤怒使得兩黨的候選人在初選中出現了史無前例的大批中立派,幫助威爾德壓倒了他的保守派敵人史蒂芬·D。皮爾斯——眾議院少數派領袖。
巨頭之戰巨頭之戰(2)
威爾德那年的口號是“嚴格徵稅,嚴懲罪犯”。他冷靜而又鎮靜。相比之下,他的民主黨競爭對手約翰·R。西爾伯,這位暴躁的波士頓大學校長,則是一個當代的狂怒之人,是公眾要求變革的狂熱體現。他以帶有新政感情色彩的對文化持溫和意見的姿態競選。但是西爾伯尖酸刻薄、專橫傲慢的風格產生了一系列“西爾伯震驚事件”,這是《波士頓先驅報》為這些事件起的綽號——他到處發表一些不得當的言辭,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失去了支援。在11月份的競選中,威爾德險勝西爾伯,這是該州現代歷史上最勢均力敵的一場大選。
在競選過程中,前任檢察官把徹底清理州政府比做“乘車進入野蠻而嘈雜的牛仔城市——道奇城”。競選勝利後,他就要成為州長,被民主黨人包圍。民主黨執掌了16年州長辦公室。威爾德在財政上是一個保守主義者,又帶有點自由的性情。他實施的自由主義社會政策,評論家們說,不是由信念發展而來,而是出於對政治敏銳的判斷力。兩年來,威爾德和立法機構就削減政府支出和按比例精簡政府的努力進行了激烈的論戰。終於,赤字得到了控制,一系列兩黨聯立的減稅提議成為了法律。
威爾德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他謙虛謹慎、不露鋒芒,消除了敵意,而且沒有絲毫抱怨地忍受著朋黨的責罵。他親切的天性是一筆巨大的資產,對於那些說他的政策傷害了窮人的評論家,這也是個緩衝。威爾德毫不掩飾他對傑克·丹尼爾牌老式7號麥芽漿發酵的威士忌的喜愛。他抽出工作時間去打壁球,他利用參加官方“貿易代表團”的機會周遊世界,這在一些誹謗者看來是公費旅遊。波士頓資深政治分析家盧·迪納塔勒把威爾德稱為即將成為總統的“生育高峰期出生的小孩中第一個懂得媒體技能的人”。具有諷刺意義的是,威爾德幾乎從來不看電視。在1994年的連任競選中,現任州長贏得了許多民主黨人的忠誠,他們中的一些人將在該州的薪水冊上得到可觀的薪水。在挑戰克里的時候,威爾德爭取到了更多選民的支援。在順利淘汰馬克·羅斯福(威爾德妻子的第二個堂兄)後,威爾德在慶祝他第二次就職的舞會上明顯喝醉了。當地的脫口秀廣播節目主持人重播他含含糊糊說的話,威爾德為此頗是緊張忙碌了一陣。在他第二任期開始的時候,威爾德就盤算著進入國家辦公室,甚至競選總統了。到1995年10月,威爾德很清楚地看到一條經由來自馬薩諸塞州的新議員通向白宮的大道。11月29日,他宣佈參加競選議員,並且猛烈抨擊克里支援增稅,反對死刑和福利改革。
在華盛頓,克里還擊了,指出威爾德曾宣稱自己和美國眾議院議長、極端保守主義者紐特·金裡奇是“思想上意氣相投的夥伴”。
每天,炮彈就這樣穿梭于波士頓和華盛頓,促使《波士頓環球報》的專欄作家邁克·巴尼克爾尖刻地寫道:“威爾德和克里的激烈戰鬥已經讓塞爾維亞人和穆斯林看起來像在波斯尼亞玩兒親吻臉的遊戲。他們出現的時候就像兩個潑婦在互相抓搔,在五天內就把裝了一個月垃圾的垃圾箱扔了出來。”
這是政治生死存亡鬥爭的開始。在近一年內,這些耶魯和哈佛的學子將會幾乎不停地在美國參議院競爭中展開格鬥。這是一次嚴酷的考驗,只有一個人能夠從中勝出,成為國家級人物。
“不只是兩個社會名流之間的兇猛殘酷的戰爭,不只是能為兩個陣營所預見的‘地上的斑斑血跡’約翰·福布斯·克里和威廉·弗洛伊德·威爾德能夠給馬薩諸塞州帶來一場前所未有的競選。”《波士頓環球報·週日雜誌》的羅伯特·L。特納在1月份大選年開始的時候寫道。“克里和威爾德,”特納寫道,“代表了各自黨內強勁的新旋律,這個旋律和以往兩黨一直用來描述對方的陳詞濫調不同,比如自由、增稅、開支大的民主黨,說教、鄉村社團的共和黨云云。”對於這次競選活動的期望從一開始就很高。威爾德和克里的表現將會超過這些期望。
他們每人都將在八次電視辯論中有精湛的表現。兩個鬥士在刺探對方任何能夠給自己帶來優勢的弱點時,不做絲毫的讓步。關於這幾場遭遇戰誰贏誰輸,很少有一致的意見。
在競選初期,威爾德充分發揮了他的一個主要優勢。一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