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2/4 頁)
可能性,因為目前還沒有任何可用於推理的證據。”
黑彌撒的文章通篇不僅有嚴密的推理、大膽的猜想,同時也透露出他對12年前,刁愛青所生活的南京大學附近環境的熟悉,甚至是對南京大學學生生活方式、愛好的瞭解,這些都是非那段時間在南大附近居住過,並且與南大學生有過交集的人不知道的。同時,黑彌撒的帖子中出現的對罪犯的很多充滿細節和真實感的正面描述、細緻入微的心理感受,也超出了一個推理者的界限。特別是在對於罪犯年幼時遭受過心理上“傷害”一事,黑彌撒一反前文中嚴謹的推斷,用上了“根據以往的變態犯罪的案例”,這樣脫離案件的詞句,讓人不得不猜想:黑彌撒是不是就是知情人?而致使黑彌撒在帖子發出後直接被人們懷疑為罪犯的原因在於他對犯罪嫌疑人殺害刁愛青理由的描述上:
“作案過程我無法做出具體描述,但可以肯定的是,嫌疑人在這個過程中獲得了生理和心理上的快感。看著被害人的身體像切羊肉似的被切成了一片一片,嫌疑人感到,她的罪贖清了,但這肉體依然汙穢,必須丟棄,只有靈魂,才是永遠潔淨的,只要被害人的靈魂能和他在一起,他就滿足了。”
很難想象一個正常的推理愛好者可以如此真實而又大膽地寫出犯罪嫌疑人的變態心理,所以接下來一個ID名為“很多的”的人在6月20日14點12分進行了針對此帖的數千字的回覆,對黑彌撒發起了猛烈攻擊,他直接猜測:黑彌撒就是兇手,《關於南大碎屍案的一點想法》一帖就是這個變態殺人犯故作姿態的洋洋得意之作。
然而事實上,“很多的”也絕對不是一個可以脫離嫌疑之人,網友在對他微博的關注中發現,“很多的”本人很可能就是一個醫生,說明他有作案的條件。再者,不得不提到隨即出現的第三個神秘ID“WCAT666”。6月23日15點26分,一個ID名為“WCAT666”的人做了如下推理:
“為什麼要切成1000多片?為什麼要把內臟和衣服疊得整整齊齊?很多人問過這個問題。只能說你們想得太複雜了。很簡單,因為享受啊,享受的就是這個過程。正如讀最喜歡的小說,捨得一口氣讀完嗎?正如吃最愛吃的雪菜肉絲麵,捨得一口氣吃完嗎?”
而正是在“很多的”部落格中曾經出現過這麼一句話:“初夏的南京,天亮得很早。老張從小巷子裡晃出來,按習慣坐到瑞陽街路邊一個早點攤子上,要了一碗雪菜肉絲麵,然後悠閒地從口袋裡掏出一個小瓶的二鍋頭,擺在桌子面前,等待老闆把早點端上來。”雪菜肉絲麵是什麼,是南京的一種特色小吃,說明了“很多的”和“WCAT666”確實也在南京,而他和“WCAT666”在對雪菜肉絲麵的喜愛上的不謀而合,暗示了他倆之間或許正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有人或許會發出疑問,就算“WCAT666”把殺人比作了吃麵,也並不能證明什麼,那麼接下來這段文字絕對會讓你產生毛骨悚然的感覺。
“整個(殺人或者說是片人)過程,那氣味,帶著一絲絲血腥,一絲絲涼風,有一點點腥,還有一點點甜。那燈光,因為前兩天日光燈壞了一根還沒有修好,只剩了一根,那一根用的時間也很久了,燈絲總是暗暗的。另外一根或許是接觸不好,忽明忽暗的,總髮出噝噝聲,讓每個手勢都被放大了。雖然帶來的陰影不那麼方便操作,但是卻增加了另一種快感。潮潮溼溼的地方,沒有看時間,很久都沒有戴錶的習慣了。但是室外寧靜和黑暗,偶爾晃過的人影,有一些興奮。”
從這段細緻入微的描寫中我們至少可以知道兩件事:第一,“WCAT666”文筆很好,符合黑彌撒推斷中罪犯有較高文學修養的一條。第二,“WCAT666”這段描述不是在推理,而是在自述殺人感受,它的出現,作用不是為了幫助逮捕罪犯,而是為了一抒殺人的快感!
故事到這裡,兇手其實已經初具雛形:除去黑彌撒在帖子中涉及過的兇手獨居、單身、年齡在30—40歲,愛好文學和重金屬音樂等資訊外,我們從“很多的”和“WCAT666”的帖子中進一步推斷:
1。這是一起個人作案,因為團體作案不可能有這麼好的保密性。
2。罪犯肯定有戀屍癖。幼年時或許遭遇過家庭暴力,從此產生了嚴重的心理疾病。
3。由於刁愛青的臟器極可能並不完整(警方辦案時並未提及),再加之刁愛青的肉是被開水燙過和煮過的,一方面可能是為了方便切割,另一方面可以猜測犯人可能有吞食器官組織的愛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