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部分(第1/4 頁)
張啟苦笑一聲,目送著趙嫣那窈窕的背影向內殿退去,直到趙嫣的背影完全融在朦朧的燭光中,這才低嘆一聲向暖閣走去。
甫入暖閣,便看到丞相馮去疾和太尉韓煥,兩人神色神色凝重地站在殿內。看到張啟進來,同時一驚,馮去疾雙眉深鎖地望了一眼張啟,便要下跪行禮。張啟身後的韓煥早已一步搶上前去,將馮去疾摻了起來。
張啟搖頭嘆道:“丞相和太尉無須多禮,先說有什麼大事竟深夜進宮?”
馮去疾望了一眼臉色蒼白的馮劫,也顧不上那些宮廷禮儀,聽到張啟免他行禮,急忙拱手道:“陛下,匈奴三十七萬大軍已經將九原攻陷,此刻已經包圍了上郡,九原郡守趙信、都尉韓城俱已戰死。若匈奴當真再次取下上郡,用不了三日便可直抵咸陽!”
說到這裡看了一眼面無表情的張啟,看他並沒有想象中的大驚失色,這才不自覺地鬆了一口氣地道:“陛下,眼下大秦的重兵都在太原、函谷關和淮河一帶,不知陛下如何處置?”
張啟看了一眼神色陰鬱的馮劫,想了想,點頭道:“不知太尉有何良策?”
馮劫聞言艱難地拱手道:“太原郡劉邦意向不明。不可不防。蒙恬的大軍不可輕言撤退,函谷關的三十萬章邯軍雖然可以調往上郡,但是章邯恐怕不是冒頓的對手,若是將蒙將軍和章邯調換,又恐犯下臨陣換將的兵家大忌。章邯萬一不能守住上郡,咸陽便萬難保全,如何定奪還請陛下決斷。”
張啟聽得暗暗皺眉,眼下大秦的將領雖然不少,但是除了蒙恬,都不是能夠對抗匈奴的最佳人選。只是太原的劉邦也的確不能不防。
想到這裡眼前忽然一亮,自己竟差點忘記了王賁這員虎將!王賁雖然不及蒙恬那樣威名赫赫。但是亦是一員著名的戰將,比起章邯,總是強了許多。眼下的這種情況,用王賁駐守在太原、邯鄲一帶。命蒙恬接替章邯,指揮函谷關的三十萬秦軍。待駐守兩淮的秦軍北上後,命章邯依舊留守函谷關。雖然有臨陣換將的風險。但是有蒙恬的大名震懾想必還是不會有太大風險。
思忖之間,不覺抬眼向馮去疾望去,馮去疾這時看到張啟臉上微微露出一絲笑意,看到張啟向自己舉目望來,急忙拱手道:“莫非陛下已有良策?”
張啟聞言深吸了一口涼氣,緩緩點頭道:“命蒙恬立刻孤身前往函谷關,然後率領三十萬大軍直奔上郡,務必在後天抵達上郡,否則,軍法無情!”
說到這裡。看了一眼張口欲言的馮劫,點頭道:“蒙恬離開後,王賁帶領餘下的二十萬大軍繼續駐守邯鄲,淮河一帶的秦軍立刻北上駐守函谷關。”
說畢,向馮劫點頭道:“不知朕的這番佈置可有作用?”
馮劫聞言仔細想了想。點頭道:“陛下的佈置並無不妥,只是如此臨陣換將恐怕會影響軍心,只是眼下只能這麼做了。還請陛下賜予虎符,微臣好去立刻派人前往調兵,同時亦請丞相立刻擬定聖旨,使得命令能立刻傳至軍前。”
馮去疾這時依舊十分沉重地拱手道:“陛下。大軍調動之後。糧草依舊沒有著落,這各地的糧草。如今只籌措了不到十五萬石,僅夠大軍半個月的消耗。”
張啟聞言亦感到一陣沉重的壓力,不覺點頭道:“朕的內府之中的糧草還有多少?只要能令大軍堅持到巴蜀的春稻成熟,便算熬過了這一關。”
馮去疾聞言皺眉道:“內府雖然有存糧四十萬石,但是,內府所耗亦是巨大。這些糧草乃是內府一年所用,若是全部調往軍前,陛下宮中所用如何處置?”
張啟點頭道:“後宮沒有臨幸的宮女全部釋放回家,外宦裁減三分之二前往軍中,內宦若有願意者也可前往軍前,所立戰功可指定一人繼承。如此下來,減去冗員的內府大約只要數萬石便可撐到巴蜀米熟”
沒等張啟把話說完,馮去疾早已含淚嘆道:“陛下如此委屈自己實在上次陛下削減天子規制已是十分令人難過,如今”
張啟這時哪裡顧得上理會生活質量的下降,眼下最要緊的是挽回危機重重的秦帝國,其他的事情在這一刻,早已完全不重要了!
看了一眼神色沉痛的馮去疾和沉默無語的馮劫,張啟淡淡一笑道:“每餐減少幾樣菜餚,少換幾件衣服,都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便可節省大量開支,何樂而不為呢?”
馮去疾勉強一笑,拱手道:“都是微臣等辦事不力,竟累陛下以天子之尊而受庶民之苦,實在令我們做臣子的汗顏,老臣家中尚有薄田,俸祿雖然微薄卻是一點臣子的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