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部分(第1/4 頁)
張啟情不禁地想到了那天冒名楚宣的張耳,心中不覺暗自感嘆,這兩人看起來果然令人感覺不凡,只是可惜,不能收為己用!
大概是被張啟那懾人的氣勢所動,張良看到張啟時的目光竟微微一凜,動容地上前一步拱手道:“漢王帳下張良,見過陛下!”
張啟舉目上下打量了一眼張良,緩緩點頭道:“你便是張良?”
張良看張啟面無表情,不動聲色,一時摸不準張啟的想法,只好點頭道:“草民正是潁川張良。”
張啟冷喝道:“你身犯重罪竟然直上秦都,公然將朕不放在眼中!來人!拿下!”
靜候在殿外的禁衛聽到張啟的命令,一擁而入,將張良死死按在地上,絲毫動彈不得,只等張啟開口,便推出殿外。
張良被禁衛們鉗在地上,雖然不能動彈,卻屹然無懼地大聲道:“陛下南方雖定,北方卻依舊危如累卵,稍有不慎咸陽便無法保全,陛下空有南方諸不毛之地,卻將北方繁華富庶盡付與北方異族,那時陛下後悔便遲了!”
對於北方的匈奴張啟怎會不知?想到孫子兵法中所說十二詭道中有“強而弱之”,不禁冷笑道:“劉邦使你見朕,怕是不準備向朕說這些沒用的廢話吧?”
說畢,眾禁衛將他放開。禁衛們剛鬆手,張良便冷哼一聲起身向張啟拱手道:“張良在秦境身犯重罪,不過是些傳言罷了,陛下若是當真相信,自然可將張良下入獄中。只是張良一死並不會對漢王有任何損失,漢王麾下大將軍韓信熟知兵法,帳下謀士更是多如牛毛,張良不過是最不起眼的一個,陛下就是當真殺了張良,只怕也動不了漢王,反到斷絕了彼此之間的情誼,圖令小人得意!”
其實漢王劉邦這時除了兵力上與歷史有些出入之外,手下的謀士不過蕭何與張良,如今蕭何已經被自己收入帳中,若是當真殺了張良劉邦還當真沒什麼人才了。
想到這裡,不覺暗下決心,冷笑一聲道:“來人,將張良給朕拿下,先關入咸陽獄,由太尉親自審理清楚後依律而辦!”
旁邊侍立的成泰,大手一揮,禁衛們拖著張良便向殿外走去,張良掙扎著嘶聲道:“若張良一死,漢王驚覺,必定往投匈奴,陛下難道不怕漢匈聯手?陛下莫忘了,東邊的趙王亦是虎視眈眈,若是三家聯合反秦,陛下只怕連關中的根本都守不住!”
張啟聞言勃然大怒,厲聲冷笑道“張子房朕念你還算個人才,想不到竟敢用這種卑劣的方法來如此威脅朕!朕告訴你,管你一個區區漢王,還是百萬匈奴,朕都還沒有放在眼裡!”
張良聽了張啟的這番話,反而冷靜了下來,只是定定地看著張啟,不再掙扎。正當禁衛們將他拖出大殿,拖到月臺上的時候,忽然掙扎著高呼道“你們放開我,我要見皇上,你們放開我!”
成泰見狀,急忙回到殿內,向張啟小心地道:“陛下,張良要再見陛下一面!”
張啟這時聽著張良在殿外的高呼,正在思忖著處置他的辦法。聞言看了一眼成泰,頷首道:“把他帶進來!”
(如果章節有錯誤,請向我們報告)
第三十一章 張良下獄
當禁衛們將張良重重地推倒在張啟的御榻前時,張啟悶哼一聲,冷冷地道:“說吧,你究竟是想幹什麼呢?”
張良這時已經深刻領教了張啟的厲害,大覺張啟比傳言中還厲害三分,自己的話對方竟絲毫不為所動,當真是盛氣凌人!如今想要保住性命而又達到自己的目的,看來只好委屈自己了。
想到這裡,重重地跪在地上,顫聲道:“張良往日年少無知,闖下滔天巨禍,深知罪無可恕,今日只是希望陛下能給張良一個贖清罪過的機會。”
張啟冷笑一聲,示意成泰不必退出殿外,這才毫不客氣直呼其名道:“張良,朕文有蕭何、馮去疾,武有蒙恬、王賁,大秦經過一年的減低稅賦,終止徭役,收納亂民,朝政已經開始蒸蒸日上,庶民開始安居樂業,你們若還想大興兵災,便是違逆天意!”
說到最後目光冰冷地瞪了一眼面無人色的張良,不再多發一言,大殿內登時沉寂了下來。
張啟面對這著名漢初三傑的人物,多少有些心虛,只好用沉默來加重對對方心理上的重壓,這一點是他們這種特種兵接受心理訓練的必修課。
沉默良久,大殿中死寂無聲,殿內們的內侍也被這沉重的氣氛壓得大氣都不敢出,大殿中的氣氛愈加凝重起來,宛若一塊無形的巨石沉甸甸地壓在每一個人的心頭。別人都還好些,本就心虛的張良這時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