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部分(第2/4 頁)
出現在戰場上”那麼,用一個已經基本失去威脅的戰犯來換取一個擁有巨大價值的人,這麼便宜的事情,為什麼不做?”
“我說了,杜幸明沒法替你們換來那個人。而且,那個人對你們的價值和意義也遠不如對我的價值巨犬”也就是說,如果你們同意用杜幸明交換的話,我也只能嘗試著把人家的女婿請到香港,而不能讓他迴歸大陸張力道。
“哦?既然是這樣,那我就更想聽聽了。這位杜家的大姑爺到底是誰?。中年人追問道。 “楊振寧!”
''
第三百二十四章 香港喜靈洲基地
嘲年的時候還聲名不顯,但是,除了張力,此時誰也不會知道;這個現年才三十出頭的年青學者在五年之後將成為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並在之後的數十年裡一直被當成是華人在科學界的驕傲。雖然張力一直很反感國內老是這樣那樣的宣傳華人獲獎就是彰顯了華人的智慧和才能之類的宣傳,但是,對楊振寧他卻是打心眼兒裡佩服和敬仰的。暇年,雖然因為朝鮮戰爭的原因,華人已經可以稍稍挺胸抬頭,可是,在兩大陣營依舊尖銳對立的情況下,一名華人卻能夠在資本主義世界取得代表世界科學成就的最高獎項,這有多麼的不容易?又證明楊振寧到底取得了多麼了不起的成績。
不過,楊振寧最讓張力佩服的除了他的科學成就之外,就是跟妻子杜致禮的感情!”在來到香港之前,歲的楊振寧跟飛歲的女研究生翁帆的婚姻曾被媒體炒得熱火朝天,可是。當所有人都矚目於這個年紀相差了五十多歲的夫妻配的時候。又有誰注意過楊振寧跟杜致禮一起渡過了長達五十三年的歲月,直到杜致禮在凹衛年去世?
當然,也多虧了媒體的火辣熱炒,張力才能知道楊振寧居然還是杜幸明的大女婿”據說,楊振寧和李政道一起獲得了諾貝爾獎之後,老蔣為了讓這兩個小人回臺灣為自己效力,專門找到了生活困苦的曹秀清。讓曹秀清以丈母孃的身份去美國勸說楊振寧“歸國”可老蔣沒有想到,曹秀清早就從各種渠道得知老公杜牽明並沒有像國民黨宣傳的那樣被**殺害,早就想著如何離開臺灣去找自己的老公。所以,一聽老蔣的勸說,曹秀清立即就將計就計,說是去美國看女兒女婿,順道勸說楊振寧回臺灣工作,把老蔣給蒙了過去,然後去了美國,見到了楊振寧夫婦,就再也沒回臺灣,反而還藉著楊振寧的渠道跟杜幸明取得了聯絡。並在幾年後輾轉回到了大陸,跟杜幸明重新生活在了一起。
可以說,杜幸明一家活得真是很不容易。不過那終究是別人的事情。張力也沒有那麼多的心情為這些歷史人物操心,他現在最想做的,就是趁著楊振寧和李政道兩人尚未取得諾貝爾獎的時候把兩人拉到自己正在組建的中文大學裡面!
這可是兩個諾貝爾獎獲得者! 雖然張力一直都跟大多數中國人一樣,對瑞典人不願意把這個獎頒給中國人而耿耿於懷,也對國內的那些科學工作者總是無法取得高人一等的成就而憤憤不已,但是,那再怎麼說也是世界最高獎項。如果能有兩個獲得了諾貝爾獎的科學家來到了自己的大學,那麼,日後,這所大學必然有機會成為世界最頂尖的學府之一。說不定還會在 之後直接壓得清華、北大喘不過氣去”說真的,張力對那兩所大學早就咬牙切齒了。明明是享用著國家提供的資源,卻偏偏把招生範圍集中在幾個大城市。居然還對宣稱什麼“這些城市的學生水平較高”既然如此。那你培養出了幾個,真正的人才?而且。就算培養出了人才又怎麼樣?現在滿中國有幾個不知道北大清華頂著好大的名聲,培養的卻全都是外國的人才?
學校在首都就了不起?還不是其他省份給你撐起來的?要政策有政策。要資源有資源。財力、人力、物力一個勁兒地往那裡傾斜。現在的北京城已經被傾斜得有兩千多萬人口。地價更是漲到了好幾萬一平米。再過幾十年,就是北京城就擴得有半個河北省那麼大,面對龐大的人口,恐怕沒人買得起房了。最糟糕的是。現在的北京還算是北京嗎?反正他張某人不是很清楚。因為,他就有一個同學,四面八方地借貸,好不容易在北京外圍弄了一套小房子。剛興奮地給家裡報了個喜。說自己在北京城安家了,接著就收到了一條簡訊:“歡迎進入河北移動的服務網路!”
“北京已經夠好啦。還這個不知足,那個不知足的,傾斜起來沒完沒了。結果還不是弄得大好的首都弄得整天都是沙塵暴?你們也好意思 ”
“北京?沙塵暴?”聽著張力的嘀咕聲。中年人有些愕然。北京跟沙塵暴有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