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3/4 頁)
。《皇家訓令》還補充規定,關於公務員的任免和懲戒,港督無需徵詢行政局的意見。唯有港督有權向行政局提出議題,若議員書面請求港督提出某一議題而被拒絕,該議員只有權要求將其請求及港督的答覆記入會議記事錄。
不過,二戰之後,這種明顯的歧視隨著世界格局,尤其是英國本身實力的大幅下降,不得不做出了一定的更改,華人在香港的地位也開始慢慢地有所提升,由此,負責華人事務的華民政務司署也顯得更加重要。
華民政務司署最高長官就是華民政務司,不僅自身屬於香港最高層官員之一,身為港督在華人事務方面的主要顧問,還身兼行政局、立法局和市政局當然官守議員,並擔任許多委員會和華人社會團體的當然官守主席,位高權重,十分顯赫。華民政務司署的職能極為龐雜,沒有任何其他政府部門可以相比。香港華人生活中的一切方面,幾乎都在華民政務司署關注的範圍之內。
比如:華人經營旅館和寄宿舍,必須向華民政務司申請執照;華人創辦報紙和通訊社,必須到該署註冊;香港出版的所有中文書籍均要在該署登記;華人舉行慶典,必須有該署發給的許可證;官方檔案的中譯本須經該署審定;華人若有事申訴,只准稟告華民政務司,而不得直接向港英政府提出;華人更練由華民政務司指揮;等等。不但如此,華民政務司署還行使某些準司法性的職能,於設立兩個租務詢問局,裁決主佃糾紛;同時華人之間的其他民事糾紛,如雙方不願訴諸法院,也由華民政務司署裁決。
當然,華民政務司最重要的職責是聯絡華人團體,瞭解華人社會的情況和動向,在華人事務方面為港英政府出謀劃策。可以說,華民政務司是香港總督直接聯絡本地華人的主要渠道。他還負有責任以這種地位幫助政府估計華人的輿論趨向,就華人的習俗或信仰向政府提供諮詢,並協助政府向華人公眾傳達官方的政策。華民政務司還應該對政府各部門與華人居民關係中的一切方面提供意見。為了更好地履行職責,華民政務司應當保持並儘可能改善他與華人團體及傳統組織的關係和直接接觸。”太平洋戰爭前,華民政務司經常與一些重要華人團體和上層人物保持聯絡,透過他們掌握華人社會的情況。
可以說,如果沒有英國人,華民政務司基本就是香港最大和最高的行政機構!不過,地位雖高,權勢雖重,華民政務司的日子卻越來越難過。因為,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尤其是國共大戰使得香港人口激增,華人社會的構成變化很大,傳統組織的中介作用逐漸縮小,華民政務司越來越難摸清華人社會特別是下層市民的動向及對他們施加影響,作用已大不如前。
*
“你是警長,我也是警長,憑什麼讓我給你跑腿兒?”
華民政務司署,抽水強站在一邊,不時的露頭往裡面望上一望,一邊不住埋怨著。他如今算是張力手下第一名非正式員工。吳阿水那邊兒不見兔子不撒鷹,他的婚事在經過幾回商談之後,被對方成功的拖到了半年之後。因為張力先前向黃麻角漁村的人公佈了吳珍珠懷孕的事情,吳阿水覺得臉既然已經丟了,這回就必須不見兔子不撒鷹。所以,張力必須完成讓赤柱監獄向漁村購貨的承諾,抽水強也必須向吳珍珠交付薪水除了每個月十塊錢零花!而兩人如果在這半年內表現不佳,婚事不僅會告吹,就算吳珍珠生了孩子也絕不會姓鄭,吳阿水甚至還揚言,如果惹火了他,孩子生出來直接就送大陸去反正鬧來鬧去,最吃虧的就只有他抽水強。從此不僅要過上清教徒般的生活,還要為了還債替張力打工。
現在,他就在幫張力向華民政務司署報備一下《香港人報》轉手的事情。至於張力本人,正躲在外面吃油條。因為看門的警衛覺得他的一邊吃油條一邊等待的樣子顯得不夠嚴肅,很容易破壞大廳裡莊重的氣氛,所以讓他吃過之後,擦乾淨了再進去。對此,張力選擇了服從,而抽水強則無比的幽怨!他也想出去吃油條來的!
“再等等吧,媽的,早知道就不選這個還債的方式了!按天算工資,每天只工作三個小時多好!”想到自己當初選了這種做一件事算一筆錢的還債方式之後還沾沾自喜過,抽水強就恨不得衝出去把張力的油條全都搶過來,還有那碗豬肝粥!實在是太失算了!他早就應該知道,跟在洋鬼子後面混生活的就沒幾個好人。
“17號!”
聽到辦事人員的招呼,排在第一位的那個人趕緊點頭哈腰的跟著走了過去,足有上百人的長隊跟著蠕動了一下,抽水強趕緊停止了心裡那些亂七八糟的念想,也順著向前邁了一步,緊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