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第1/4 頁)
羅亮恆還是有些不放心。李達倫既然可以無視那些大報,人家《香港人報》難道就不會借題發揮,借他們的名頭賺點兒便宜?可是,就在他想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辦公室的門卻響了。他也只好暫時把這個想法放下。打算待會兒跟李達倫再談。兩人同創了這份報紙,但李達倫在應付各種具體事務方面的能力確實要超過他很多。相比之下。他還是書生氣濃了一些。
“主編!”進來的是一名記者。大概二三十歲的模樣,穿著西裝。戴著眼鏡,手裡拿著一份兒報紙,胸前還掛著一架相機,另外,就是滿頭大汗。
“怎麼這麼早就回來了?”看到來人,李達倫正了正身子。又看了一眼辦公室牆上的掛鐘,“才一個半小時。難道“有什麼新聞?”
“沒什麼事。那邊的報紙已經發完了,所以我就回來了!”記者答道。
“發完了?”李達倫猛得站了起來,“你說他們不到一個半小時就把那些免費的報紙發完了?”
“嗯!”記者認真的點了點頭,把手裡的報紙遞給了走過來的羅亮恆:“根據《香港人報》那邊發報的負責人說。銅鑼灣一共是免費發行了六千多份。可真沒想到,居然一個小時多一點就發光了!”
“六千”李達倫皺了一下眉頭,他聽著這個數字有些刺耳,心裡也突然有些酸溜溜的:“還不是那些報社亂湊熱鬧?簡直就是變相地替他們宣傳。要不然。他們哪可能一次送出去那麼多?”
“主編,我聽說,《香港人報》不光是在銅鑼灣,他們還在灣仔、中環、尖沙咀、佐敦、油麻地、旺角、黃大仙這些地方一齊送報。這一個地方就差不多是六千,那一天下來,豈不是得有四五萬份?”那名記者擦了擦汗,又開口問道。
“哪有那麼容易?”李達倫冷哼了一聲,又警告的看了這名記者一眼:“把這事兒給我爛在心裡,待會兒出去不許亂說,明白嗎?”
“是!”記者點了點頭。
“明和,咱們恐怕真的要有麻煩了!”羅亮恆突然在一邊插嘴說道。
“怎麼了?聽到他們不到兩個小時就賣出去六千份報紙的事蹟。害怕了?”李達倫有些不悅地反問道。身為親密戰友,他對羅亮恆在手下人面前露怯的行為是很不滿意的。
“我不是怕這個!”羅亮恆嘆了口氣,把手裡的報紙遞到了李達倫手裡,又指了指最醒目的那個標題:“你看看他們這篇報道!”
“《新中國人口危機》?”李達倫嘔了嘔嘴,又搖頭笑了笑:“我還以為他們這回有多了不起的新聞。這個命題倒是挺會危言聳聽的。可惜,依然脫不了譁眾取寵的表皮!”
“再往下。最後一段,你仔細看看!”羅亮恆又伸手指了指,一臉鄭重。
“人口是一個國家的基礎之一,如果沒有一個穩定的政策對其進行規戈,必然會在將來引起巨大的社會問題。北京政府是否已經想到了其中的關鍵所在?如果想到了,他們又打算如何解決?,“本報已派遣相關記者前往羅湖投遞本期報紙,希望能夠獲得**方面的評論或者答案!”那北京政府到底會否回答我們呢?如果回答,答案又會是什麼?本報將會在近期定時派人前往羅湖等候訊息,如有答案,將在日後的《香港人報》上為大家做全面的報道!”
“砰!”
李達倫的拳頭狠狠地砸在了自己的辦公桌上。
“卑鄙!”(未完待續)
第七十六章任務
”二登是什麼時候的香港,都永遠不能輕忽一個詞:大陸:
因為,香港跟大陸的聯絡實在走過於緊密。這個小地方几乎無時無刻的都在承受著大陸的影響。尤其是新中國剛剛成立的時候,北京政府一直都沒有拿出一條有關香港的政策。而考慮到中國**跟蘇聯方面的聯絡,以及他們對英美這些資本主義國家的反感,香港的居民一直都非常擔心大陸方面會採取強硬政策。除了野心家,沒有人願意過動亂的日子。香港的居民,除了那些多年前就定居於此的,還有很大一部分是在解放戰爭期間為了躲避戰亂而南下至此。這些人中,不乏一些支援**的左派人士,但是同樣也不缺少國民黨的支持者。
而因為對新中國政策的不瞭解,以及港英政府傾向性的宣傳,佔最大部分的中間派們也對北京方面有不少的忌憚。他們只希望能夠安安穩穩的生活下去,而不要再被迫四處逃避。
可是,面對龐然大物一樣的北京政府,區區一個香港根本就沒有任何可以選擇的餘地。存絕大多數香港人的眼裡,他們除非下決心離開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