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3/4 頁)
裡,沿過道走到飛機後部。卡希加開啟機艙後門,風呼呼地灌進艙裡。
“到底發生什麼事了?”埃利奧特問。
“別急,”羅斯轉頭答道,“我們會把這段時間補上的。”嗖的一聲響,緊接著就聽到第三次爆炸聲。趁著飛機仍在急劇傾斜轉彎之際,羅斯撕開了那些球上的包裝物,然後把金屬球向空中撒去。
發動機在轟鳴。福克爾飛機向南飛行了八英里,並且爬升到1.2萬英尺的高度,然後在樹林上空的待降航線上盤旋。每盤旋一週,埃利奧特都可以看到懸浮在空中的金屬箔,猶如朵朵發光的金屬雲。又有兩枚火箭在空中爆炸。儘管他們離得很遠,但爆炸聲和衝擊波仍然使埃米不安。她在座位上前後搖擺,輕輕地咕噥。
“那是金屬箔,”羅斯解釋道。她坐在那臺行動式電腦前敲擊著鍵盤。“它可以擾亂雷達武器系統。那些雷達制導的薩姆導彈判斷出我們在雲中某個地方。”
埃利奧特聽到她的話說得不緊不慢,恍若夢中。他聽不懂。“但是誰在向我們開火呢?”
“很可能是FZA,”芒羅說道,“就是扎伊爾軍。”
“扎伊爾軍?為什麼?”
“這是一場誤會,”羅斯說道。她頭也不抬,繼續敲擊著鍵盤。
“一場誤會?他們在向我們發射地空導彈!能是一場誤會?你不認為最好呼叫他們,告訴他們這是一場誤會嗎?”
“不能,”羅斯答道。
“為什麼不能?”
“因為,”芒羅說,“我們不想在拉瓦馬格納機場備案。從技術上說這意味著我們現在正在侵犯扎伊爾領空。”
“天哪!”埃利奧特說。
羅斯一言不發,繼續在電腦上工作著。她按了一個又一個鍵,力圖消除顯示屏上的靜電干擾。
“當初我同意參加這支考察隊,”埃利奧特嗓門大了起來,“並沒有想到會栽到這一場射擊戰中。”
“我也沒想到,”羅斯說道,“看來我們的回報比預料的要高。”
未及埃利奧特答話,芒羅就用手臂勾住他的肩膀把他拉到旁邊。“不會有什麼事的,”他告訴埃利奧特,“那都是些過時的60年代的薩姆導彈,這些導彈之所以爆炸是因為其中大多數導彈的固體推進器因年久而爆裂了。我們沒有危險。只管照看好埃米,她現在需要你的幫助。讓我和羅斯干活。”
羅斯承受著巨大的壓力。飛機在離金屬箔片八英里處盤旋,她必須迅速決斷。然而她剛剛遭到一次極大的而且完全出乎意料的挫折。
歐日財團聯合考察隊從一開始就搶在了前面,現在要比他們早大約18小時20分鐘。在離開內羅畢之前,芒羅和羅斯就擬定了一個計劃,該計劃將不僅消除他們和歐日聯合考察隊的時間差,而且可使地球資源技術服務公司考察隊比聯合隊提前40小時到達現場。根據這個計劃——由於顯而易見的原因,羅斯未告知埃利奧特——他們將在穆肯科山光禿禿的南坡上空傘降。
芒羅估計,從穆肯科山到達那座已是一片廢墟的城市要花36小時。羅斯預計跳傘時間將在那天下午2點,根據穆肯科山上方的雲量和具體的空降地點,他們或許會在6月19日中午就抵達那座廢墟城。
這個計劃是極其危險的,他們要把未受過任何訓練的人員空投到離最近的大城鎮也要有三天多路程的一片荒野上。如果有誰受了重傷,生還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還有一個裝置問題:在海拔8000到1萬英尺的火山坡上,空氣阻力減小,克羅斯林包裝可能起不到足夠的保護作用。
起初,羅斯不同意芒羅的計劃,認為它太冒險。但芒羅使她相信該計劃是可行的。他有幾條理由:其一,翼傘上裝備了自動測高緩釋裝置;其二,火山上的碎石就像沙灘一樣鬆軟;其三,克羅斯林集裝箱可以多裝東西;其四,他可以親自揹著埃米跳傘。
羅斯反覆檢測了休斯敦電腦上的成功機率。結果很明確。跳傘成功的機率是.7980,也就是說每5次跳傘中有1次會有人受重傷。然而,如果跳傘成功,探險隊成功的機率是.9934。這實際上意味著他們肯定會先於歐日聯隊順利抵達考察現場。
其他計劃都沒有這麼高的機率。她看著計算資料說道:“我想我們就跳傘吧。”
“我認為必須如此,”芒羅說道。
由於地緣政治的最新情況正在變得對他們越來越不利,跳傘將解決許多問題。基加尼人正全面造反。憚格米人動盪不穩。扎伊爾軍為鎮壓基加尼人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