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頁)
噓了一聲。“卡帕斯亞是怎麼說的?”
“他是透過新聞發言人講這番話的,就是你從前的那位上司。他叫什麼?”
“普蘭克?”
“對,就是他,史蒂夫·普蘭克。他召開了一個記者招待會,釋出訊息說,這幾天卡帕斯亞之所以不能和公眾見面,是因為他正在參加一系列具有戰略意義的高階會晤。”
“關於這些會晤,他是怎麼說的?”
“他說,卡帕斯亞並非為了滿足自己的個人野心,在謀求統治全球的盟主地位,而是在一種責任感的推動下,力求迅速實現全球的真正統一,以期達成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和平。他曾委派了一個工作小組,對全球裁軍方案進行修訂,而且已修訂完畢。他要求世界各國將未銷燬的百分之十的武器裝備全部運往巴比倫——他更名為‘新巴比倫’。而且,國際金融共同體的代表已抵達紐約,這個共同體負責制訂有關全球統一貨幣的各項政策。”
“簡直叫人沒法相信。”巴克皺起了眉頭,“我有一位朋友早就對我透露過這些,我一直不能確定。”
“還不只是這些。”布魯斯繼續說道,“這個星期卡帕斯亞回到紐約,而世界各大宗教的領導人也先後來到紐約,你能說這是巧合嗎?這如果不是正在實現《聖經》上的預言,那又是什麼?卡帕斯亞將他們召集到一起,敦促他們在寬容的基礎上籤訂協議,相互尊重彼此的信仰。”
“彼此的信仰?”切麗疑惑地問道,“各宗教相互之間的差別如此之大,絕不可能達成協議。”
“是的。但不可思議的是,他們居然達成了協議。”布魯斯一口氣往下說,“顯然,卡帕斯亞是在耍花招。我不知道他許諾了什麼,不過可以預計到了本週末,各宗教的領導人將會發表一個聯合宣告。我猜想,我們會看到二個世界性的統一的宗教。”
“誰會相信這一套呢?”
“《聖經》裡早有預言,人們會追隨他的。”
雷福德的腦海裡像放電影一般。自從失蹤事件發生以來,他的腦子就很難集中精力思考問題。有多少次他都以為自己是在做一個可怕的噩夢,幻想著夢醒之後眼前的一切都會消失。他是一個吝嗇鬼嗎,需要這樣一個夢來表明他的生活的虛空?或者吉米·斯圖亞特筆下的人物喬治·巴雷,夢想實現了,卻又希望這一切都不是真的?
他所認識的兩個人——巴克和哈蒂,都曾見過這位基督的敵人!多麼不可思議!當他認真思索這個問題的時候,一陣模糊的恐懼感油然升起。上帝與撒旦之間的宇宙之戰的硝煙,竟然飄到了他的生活裡來了。短短的時間,他就從一個充滿懷疑的憤世主義者、一個粗心大意的父親和一個時常轉動著好色的眼睛的丈夫,變成了一個狂熱的教徒。
“為什麼今天的新聞弄得你這樣心神不寧,布魯斯?”雷福德問道,“我們每一個人都不會對巴克的敘述有任何懷疑,也不會懷疑卡帕斯亞是一位基督的敵人。”
“我不知道,雷福德。”布魯斯又回到椅子上,“真的,我不知道。彷彿我越接近上帝,對《聖經》的鑽研越深,肩上的擔子也就越重。全世界的人都被矇在鼓裡,他們上當了。我迫切地感到,我要把我看到的真相傳遍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而不僅僅是在一個教區。我們的教區充滿了受驚的人們,他們是多麼需要真理的指導啊。我們必須儘可能的滿足人們的這種需要。可是,還會出現更大的災難。
“今天的新聞中最令我不安的,是關於卡帕斯亞下一步的行程安排的宣告,也就是他所說的世界共同體與以色列之間的‘諒解’,以及聯合國與美國之間的‘特別計劃’。”
“對這兩點你怎麼看?”巴克說著,坐直了身子。
“我簡直搞不懂白宮當前的政策,因為我實在看不到美國在這個歷史階段所起的作用。不過我們誰都知道在之後的七年裡,以色列將受到聯合國的庇護,這就意味著七年之災的正式開始。”
巴克正在做著筆記。“這麼說,失蹤事件並不標誌七年之災的開始?”
“是的。”布魯斯回答說,“我倒希望眼下能發生某種轉機,以推遲條約的簽訂。《聖經》並沒有說到馬上就會簽訂條約。然而條約一旦簽訂,七年之災也就開始了。”
“但是,這不是也意味著基督在地上建立國度的時刻臨近了嗎?”巴克問道。雷福德驚訝地發現,巴克對教義的領悟竟如此迅速。
“是的。這就是我們今天開會的原因。”布魯斯點了點頭,“我宣佈,以後每個週末的八點到十點,我們都在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