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部分(第3/4 頁)
人。
南宮仔細琢磨下手中的名單,十四個人看似不少,不過真正能對他產生威脅的只有三人。
第一個無疑就是三衙中的人選,汪彥直請來的展遷遨,對於在大晟殿潛修多年的展遷遨南宮不能不心生警惕,如果沒有沈襄為他尋來大夏龍雀,如果大夏龍雀沈襄沒有幫他血煉並開啟靈性,對上展遷遨的話南宮真的是一點把握都沒有,不過現在就不同了,手持大夏龍雀的南宮只要不遇到神級強者,誰來了他都不怕。
第二個、第三個讓南宮注意的,不是兵部,不是刑部也不是三衙和工部的人,而是六扇門那兩位。
六扇門是天下總捕在民間的別稱,隸屬刑部,通常只接手江湖幫派鬥爭和抓捕官府通緝的要犯,同時與武林各大門派有相當的交情,在朝廷和江湖中都有著舉足輕重的權力,這裡出來的人都是經驗豐富戰藝絕倫。
緩緩的合上手中書冊,樑子賢、賀鴞這兩個人被南宮深深的記住,洗劍川和老爺頂出來的人絕對不可小覷。
**
天武軍統制之戰在帝都揚起軒然大波,考核比試自然不能太簡單了。
其實也不怪一個小小的連品階都沒入的先鋒統制竟然能在帝都朝堂重臣中掀起如此波瀾來,主要是自從靖帝將大宋四州分給四道都統總管之後,十年間雖然有不少武者加入但卻從未曾有過一人擔任過任何職位,掛在軍中都是供奉職位,這也讓樞密院、三衙和兵部再有心插手也沒有絲毫辦法。
先鋒統制一職不重要,重要的是傳遞的那個訊號,西道都統府宗澤大人透過這小小職位傳遞的一個訊號,也可以說是一個和善的訊號。
宗澤大人也沒有辦法,畢竟燕雲大戰即將開啟,這一戰是大宋天朝籌備了數年,只能成功根本沒有失敗的可能,既然拖延了十年的宋金大戰即將結束,那麼四道都統總管這畸形的軍制也即將到頭。
未來,宗澤大人想的是未來,在大公無私,在剛正不阿的人面對未來的時候也不能不籌謀一二。
宗澤大人既然傳遞出一個善意的訊號,朝堂眾臣就不能不接,不但要接,還必須要堂堂正正呼呼啦啦的接。如此一來就有了三天裡的這一幕幕戲給天下人看。
今天就是揭起這出戏的主角先鋒統制之戰正式開演的時候了,也是這出戏即將落幕的時刻,同樣也是籌謀數年的宋金大戰結束的開啟,朝堂重臣紛紛出現,為這一幕開演來捧場。
演武場,帝都中心最大的一塊平整空曠之地,距離皇城不遠,距離百官治所同樣不遠,是皇城禁軍練兵之所,今天它成了西道都統府先鋒統制之戰的表演地。
即是表示對先鋒統制之戰的重視,也是為即將開啟燕雲大戰這支先鋒部隊的尊重。
七尺高臺之上文武百官到場,宗澤大人坐在正中間,在他左右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官員真的有百位之多,有西道都統府的武將,也有朝堂之上一品二品大員,朱紫青綠,奼紫嫣紅。
高臺之下襬了一排桌凳,每張桌凳間隔數丈,一溜排開正好十五組,十五位年輕俊逸正好各就各位互不打擾。
站在高臺兩列的是西道都統禁衛,各個威嚴肅穆,面無表情,任憑身後旌旗招展屹然不動。
將這些人拋開在外,真正吸引人矚目的還是在十五張桌凳後面百丈遠,與高臺遙遙相對的兩千五百人的方隊。
兩千五百人分五個方隊陣列,兩個五百方隊站在前面,三個五百方隊站在後側,站在前面的這一千人筆直而立,每人身側都靜靜的站著一匹健馬,雄壯的健馬身上還掛著寒光閃閃的制式軍刀,制式弓箭和制式單鉤矛,這麼公眾場合上他們將這些長兵短械,遠端攻擊全部掛上,顯然這千人全部精通。
兩千五百人橫平豎直,傲然挺立,默聲不語中一股剛直威壓無聲無息的向外播散著,大軍威壓,氣勢逼人,讓人一看即知這些都是經過浴血奮戰千錘百煉的鐵血精兵。
南宮他們看到這兩千五百鐵血精兵後都恍然知道,這些恐怕就是先鋒統制即將統管的精兵,也就是明後日第一批開往燕雲的先鋒部隊。
大宋天朝低階兵制是這樣的,五百為一都,五都為一將,五將為一侯,五侯為一鎮。一將一統制,一侯一統領,一鎮一指揮。先鋒統制為將,麾下自然就會統領兩千五百人。
“看到沒有,站在你們身後的這些鐵血男兒,槍林箭雨之間也不曾稍稍皺過眉頭的鐵血漢子就是你們即將帶領的兵,想要帶領他們第一個站到燕雲的城頭之上,想要成為第一個為了國家,為了百姓把胡虜驅趕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