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3/4 頁)
只是聽了這些珍珠的數量張辰和寧琳琅就暗暗乍舌了,這樣的數量等於那個時代兩三年的政府產量了啊,吳三桂這老小子真能撈啊。
尤其是隻有黑龍江、烏蘇里江和鴨綠江流域才有的東珠,比一般珍珠更加晶瑩透徹、圓潤巨大,而且東珠那種淡淡的金色,極具王者貴氣,那可是真正的寶中至寶,稀世奇珍,自古以來就是中國曆代王朝所必需的進獻貢品。
又因為東珠的採捕極其不易,對於東珠的採捕,曾有過“易數河不得一蚌,聚蚌盈舟不得一珠”的說法。這也使得歷代帝王對東珠更加趨之若鶩,歷金、元、明、清等朝,東珠一直都被無計劃無節制地採捕,導致東珠資源的枯竭,至清咸豐朝之後,又經過了連年的戰爭,東珠的採捕業也就逐漸走向了衰亡,到現在,已經沒有原生東珠可採了。
現在這裡居然有成千上萬的東珠,而且按照老年間苛刻的篩選條件,那個年代的中等貨色貢品珠在現代,絕對算得上是上上品質了。一萬多兩,那可就是現在的五百多公斤,最少也要在兩萬顆左右了,這數字實在有些讓人乍舌,更別提還有那麼多直徑一寸以上和半寸的,這還真是一座驚天財富啊。
張辰接著念:“上等紅寶石三千斤,上等藍寶石三千斤,上等珊瑚四萬斤,上等貓眼兩千六百三十顆,上等歐泊五百顆,成年象牙六百對,,字畫四百七十六幅,文館藏書九萬九千四百九十七卷另三萬五千三百五十一冊龍涎香一千三百斤。”
“上等靈芝七百二十斤,上等鹿茸一千零五十斤,上等高麗人參四百六十隻,虎鞭二百六十根,犀角三百二十隻,牛黃八百二十三斤,麝香七百七十斤,虎骨七百五十斤”
“天竺沉潭紫檀木一萬二千六百料,交趾沉潭酸枝木一萬八千三百料,金絲楠木七千五百料,海南檀木(海南黃花梨)兩萬三千七百料,爪哇柚木一萬七千三百料,各類癭木三千料。”
“金九十三萬斤,銀一百一十萬斤,金器兩千五百一十件,銀器三千七百件,金首飾兩千零九十件”
“七尺青銅大炮十八門,六尺威武將軍炮十八門,四尺佛朗機銃十門,六尺紅夷炮十門,四尺碗口銃二十門。”
等張辰唸完分類目錄這部分,和寧琳琅兩個人大眼瞪小眼的對視著,這得是多大的寶藏啊,怪不得動用了軍隊還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光是搬搬抬抬的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吳三桂這老小子太能了,就這些東西足以支撐他打上十幾二十年的仗,看看人家這後手留的,何止是富可敵國啊,呃,好象人家就是皇帝來著。
“噗”,愣了一會兒之後,兩個人都被對方的表情逗笑了。張辰說道:“還發什麼楞啊,趕緊去瞧瞧啊,這可都是咱們的了。”
說完就拉著寧琳琅往最裡邊放著黃金的架子走過去,這些架子都是鐵質的,要不然根本擱不住這麼多的黃金,非得壓塌了不可。張辰現在的力氣可是超越正常人很多的,但是對這架子上十幾個立方分米的金磚,也得用兩隻手才能搬起來,張辰估量著,這麼一塊最少也有五百斤了。
看了一下時間,已經是臨晨塊一點了,張辰問寧琳琅困不困,後者興奮的回答一點不困。可不是嗎,面對這麼大的寶藏還犯困的話,真要考慮一下是不是有什麼問題了。
張辰見寧琳琅是真的不困,就把膝上型電腦給她,開始登記寶藏的數量,這一夜還不知道能不能登記完畢呢,如果明天天黑之前還沒有回到騰衝,而盧俊義他們又聯絡不上張辰的話,誰知道他們會不會報警,到時候還真就不好說了。
張辰也不再一一欣賞這裡邊的東西了,反正都是自己的了,有的是時間慢慢看,好好把玩。於是展開意念力,幫助清點數量,再一一和清單上的核對。
有了意念力的幫助,速度就快很多了,寧琳琅對於張辰的統計速度也是很吃驚,不過張辰身上的神奇之處太多了,也就不覺得奇怪了。
經過統計,架子上的金磚的重量為舊制四百斤,共兩千塊;金條為舊制十斤,共一萬三千塊。銀磚為舊制二百斤,共五千塊;銀條比較大一些,為舊制二十斤,共五千塊。
張辰心裡算了一下,這些金子大約有五百五十多噸,銀子大約是六百五十多噸,雖然重量很大,但是體積並不是很大,加在一起也就不到百十立方的樣子。而這些貴金屬如果賣出去的話,差不多能賣六十億美金,好一個天文數字啊。張辰已經決定,過段時間就想辦法把這批金銀賣出去。
再開啟架子前面的大箱子,裡邊全是金銀器皿和首飾,這些器物經過了三百多年卻沒有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