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部分(第3/4 頁)
大名氣,資金實力有欠的,這些拍賣行沒有足夠的資金供他們僱用和培養頂級的鑑定師,無法對所有拍品做出準確的鑑定,常常會出現走寶的現象,甚至還有不少的質品被拍出。
在弗雷德裡克總結出來的資料裡,有〖中〗國藝術品參導的拍賣會,日期排列最前的是三天之後一個叫做格羅索拍賣行的專場。屆時將會有從歐洲各地徵集來的十幾件〖中〗國古董被拍賣,其中包括有七件瓷器、兩件青銅器、兩件玉器和兩件漆器,其中一件漆器標明是清康熙年間的螺鈉屏風,張辰對它很感興趣。
拍賣會之前還有不少時間,張辰就想著到倫敦的古玩市場去看看,倫敦的博物館馳名於世界,同樣也帶動了倫敦的收藏市場,大大小小的古玩牟場和跳蚤市場數不勝數,其中不乏一些正宗的古董和老東西。市場裡熙熙攘攘的人群好像總也走不出去的感覺,隨時都有可能停在某一個攤子前,但是想要淘寶卻並不容易,最關鍵的就是要看你的眼力了。
諾丁山的bō託貝洛大街就是一個不錯的收藏品交易市場,從古董到現代工藝品,東西方的藝術品,限量版的電影海報,只要是有人收藏的東西,基本都可以在這裡找到。
張辰來的時候正逢週六的大集市,有大量的流動商販也來這裡練攤兒許多的店主為了和商販搶生意,都把商品移到門外的路邊上,擺出很有意思的貨架造型來吸引顧客。
自從把唐韻的藏品對外公開展覽之後,看著一撥一撥的遊客在唐韻參觀張辰的心境也有了不小的變化,已經漸漸走入到真正的收藏家行列了。
唐韻的藏品除個別的銀元金幣等之外極少有清以後的東西,而這些東西都是歷經幾年流傳下來的,在這些東西剛剛被生產出來的時候,有幾個人能知道它們在後世的價值呢。現在的很多東西到了幾年之後,也一樣會成為人們所追捧的古董,就好像他收來的那幾臺老爺車一樣,只不過十年的時間價值就翻了幾十幾倍。
既然展示中心已經對觀眾開放了,那就要努力往好的方向去展,爭取能夠把唐韻文化展覽中心搞成世界級的高品質博物館不但要大力宣揚古代文明,也要對現代的一些東西進行收藏和保護。
張辰已經大致構思了一下,在展示中心和船舶資料中心之外,他還要再建設三座展覽館,一座用來展示汽車和機械工業,一座展示近現代和當代的藝術品,另外一座作為收藏展示曲藝和影音類的展覽館。
力爭把世界各地的精美文物和優秀藝術品、傑出的機械產品,以及文藝作品全部都蒐羅到一起來,進行全方位的展示和傳播,把唐韻打造成為世界一流的文化聖地。
所以現在張辰也開始更多地關注近現代的收藏品了,歐美國家在近現代史上無疑是強大的,有很多頂級的藝術品和精美的商品從這些國家流向世界各地其中就有不少是值得收藏的有紀念意義的東西。
這次來歐洲,不但是要*mō〖中〗國古董,一些歐洲的古董和近現代藝術品等等,都在他關注的範圍內。
剛剛走進bō託貝洛大街,張辰就連著在好幾間商店裡出手了,不到一個鐘頭的時間數十件歐洲瓷器、儲存不錯的十幾張老唱片,兩臺很漂亮的留聲機,這些東西已經被張辰淘了下來。
現在的人永遠不知道未來會是什麼樣子很多在未來會很有價值的東西,甚至是很快就能夠極具收藏價值的還不被人們所重視。張辰在一間店裡買下了三套二十一件精美的復古餐具,儲存的很完整,做工也相當的精緻,在意念力觀察下已經有一層淡淡的綠sè光芒,卻只是huā了六十個英榜:張辰敢保證,在兩年到三年之後,這三套餐具中隨便一套的價值都會在一千英榜以上,不知道那時候這個店老闆想起這三套餐具會不會很後悔。
要說在收藏界裡,張辰的師公和兩位太師叔,還有寧爺、石老、董老等等的前輩都是他很敬佩的人物,包括經商多年卻仍舊專研古玉收藏的李天平張辰也是很佩服的:但是這些人給張辰的都是教導和關心,最讓張辰震撼的,卻是那位關家的老祖宗,徐樹錚手下的那個副官。
此人不但收藏了大量的文物古董,對於收藏品未來的走勢也判斷的很準確,從關家宅子的牆壁夾層裡取出來的那些老懷錶和銀元金幣就是最好的證明。
他在幾十年前就已經能夠知道那些東西在未來的價值,雖然不知道他的眼力如何,但是張辰深信,在對收藏品走勢的把握和判斷上,他絕對是民國收藏界第一人,張辰也是把他當做一個目標來學習的。
行至一間出售各類瓷器和水晶製品的店鋪門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