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部分(第3/4 頁)
他眼前晃,也不見他有任何的反應,就那麼呆呆地傻站著。
屋裡的寧琳琅和張沐看到也急忙跑出來,繞著張辰叫了好幾聲,還是沒有反應,寧琳琅急得都快哭了,可是又不敢去生拉硬拽,就怕有個什麼閃失。
褚鐵眼畢竟是活了八十多年,經見的事物也多了,讓兩個丫頭先冷靜下來,又是把脈又是聽心跳的,仔細分析了張辰的情況和表現,認為張辰不應該有任何的問題,估計是進入冥想之類的狀態了。
關於高效低耗和環保的說法:電費雖然昂貴,但是燒電的能耗卻相對低很多,也更加的環保,一點二三噸標準電煤的價格(因為是相比較於燒煤,所以不包含各類其他費用)應該在一千塊以內,有時候會更低一些,可以發電一萬千瓦時,也可以理解為,兩千塊的煤炭就足夠產出兩萬塊的商業用電了,其中還包括損耗在內。!。
第三零零章 進化(下)
從瓷器入窯的時候開始,張辰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就會用意念力對窯內的瓷器進行檢視。以前他並沒有這樣做過,因為這次燒的是寶石軸,才特別要關注一下,看看寶石軸的成sè過程有什麼奇妙之處。
剛入窯的時候,掛在瓷器表面的軸汁並沒有什麼變化:直至溫度達到三百度以上,才開始慢慢變得濃稠,一點點地收縮並且貼附在瓷胎之上:但也沒有出現任何的光澤,只是呈現膠合狀態,然後再次變得稀軟如漿。
張辰也一直是在成品車間內待著,把意念力釋放出去,偶爾觀察那麼幾分鐘,更多的時間還是在和大家聊天說笑。
等到瓷器入窯兩個小時之後,溫度已經升到了六百度,張辰再用意念力去觀察的時候,這才看到了柚汁在瓷器表面的具體變化。
瓷胎的分子構成在高溫狀態下變得有些疏離,漸漸出現了一些極微小的縫隙和坑窪,軸汁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和瓷胎進行完全粘合的。
軸汁中的寶石粉末在經過研磨之後仍然是相對比較大的顆粒,不可能進入瓷胎的縫隙和坑窪處,但是有了其它的成分輔助,就可以附著、
粘合在其它的成分之中。再經過高溫的熔化,和其它的軸汁成分混為一體,緊緊地貼在瓷器表面。
而之前軸質變濃稠再變稀軟,在濃稠和僵化之間不斷轉變,就是把寶石成分和其他的軸汁成分混合的過程,經過了這一個變化之後,就真正進入到軸面的成型階段了。
張辰的內心因為發現了這個變化的過程而變得無比欣喜“看”著瓷器表面的柚汁緩慢地變化著,一邊參與聊天,一邊享受著這種喜悅。
窯內的溫度會在六百六十度上持續半個多小時,這半個多小時就是寶石軸的軸面初步凝結的時間,當第一抹珠寶光澤在意海中閃現過之後,張辰的好奇心大盛在本能的驅使下,就想走近了去瞧一瞧。
這有點像人們平常看到比較吸引注意力的場景,或者jī動人心的畫面,雖然已經看得很清楚也聽得很真切了,可還是會忍不住抻著脖子儘量往前一點,甚至會信步向中心位置靠近。
張辰給幾個人說了一聲,就到外邊去“近距離”觀察了,好像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看清楚窯內的變化一樣。
萬事萬物都有它美麗的一面,只要用心觀察就一定能夠發現,張辰現在就是發現了軸質變化的美麗,整個人的心神都已經沉醉進去。
為了能夠更全面地觀察張辰索性加大了意念力的覆蓋範圍,將那十件瓷器全部用意念力包裹了,三百六十度全方位地仔細欣賞著釉質變化的美妙。
張辰正在欣賞一隻筆洗上某一處的釉質變化突然就在那隻筆洗的周圍生起了一圈銀白sè的光芒,隨著窯內的熱浪輕輕舞動著。
這並不是在古董上邊出現的那種,有靈性並且〖自〗由流動的光芒,而只能隨著熱浪的起伏而動dàng,但是卻能夠和意念力融合在一起。
這種光芒是張辰在意念力的作用下從來沒有見過的,為什麼會憑空出現在窯爐內呢,為了搞清楚這一圈光芒的來由,張辰只好把意念力暫時從瓷器上扯下來改為分析這圈責怪的光芒。
幾分鐘之後,其他的幾件瓷器周圍也出現了同樣的光芒,漸漸地把整個窯內全都佈滿了,而且越來越濃密,幾乎要形成實質如果不是因為在熱浪的bō動作用下,像微風吹拂的水面一樣輕輕動dàng著,就和一灘銀sè的死水沒有任何區別。
張辰把意念力撤開佈滿整個窯內的空間,發現用來加熱的電阻和紅外發光管表面也都已經是這種銀白sè的光芒,之前那種紅彤彤快要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