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部分(第3/4 頁)
所有收藏1
全部投入到這場拍賣之中,今後我將全身心投入到這個慈善事業當中去,不會在收藏方面進行投入了。這些收藏都是我幾十年來精心儲存著的,雖然不一定有極婁的價值,但卻是我的一片心意,算作對大家慷慨解囊的回報吧。”
掌聲過後,裡克維斯退下臺去,工本費工作人員開始把下一輪拍賣的拍品擺在臺上,讓所有競拍的人都能夠直觀地看到,選擇自己喜歡的拍品。
最後的拍品擺上臺來,張辰的眼睛跟著也亮起來了,這才是好東西嘛,比之前拍到的那套萬寶龍第一批大班系列的鋼筆要強出很多了。
看來這位裡克維斯手裡還是很有貨的,如果他在最初的時候就那吃後邊的這些東西來,相信沒有一間拍賣行會拒絕他的所有條件。也學這就是這位老人真正的用意吧,只有那些真的為慈善事業做出了貢獻的人,才能夠有機會得到這些寶貝,而那些只想著賺錢不懂得付出的人,則永遠不可能得到這些東西。
最後展示出來的這些古董中,張辰看上了兩份,一套一百九十七隻瓷馬克杯的組合以及六套量一百零八件餐具和七隻牛奶壺的組合。相比於這些瓷器的收藏價值和品質,每套五萬歐元的起拍價實在是不足一提。
馬克杯組合包括了各種顏sè瓷、紋章瓷、彩繪瓷等等,有三十多隻歐洲人把沒有手柄的〖中〗國的瓷杯加了金屬外套做成的馬克杯,一百一十多隻從〖中〗國定製的外銷瓷馬克杯,還有四十多隻歐洲人自己掌握了瓷器燒製技術後生產的馬克杯。杯子的把手也有大環,1小環,甚至開口環等等,容量從一百多毫升道五六百毫升不等,算是一個古今中外的馬克杯器型大集合了。
餐具組合則是清一sè的〖中〗國古代外銷瓷,有三套青huā紋章瓷,兩套粉彩描金瓷和一套琺琅彩的,七隻奶壺也包括了粉彩、五彩、青huā等不同的柚質。
這兩份加起來有三百多件,雖然不是同一時期的,但是能湊齊這麼多也實在是很難得了。尤其是其中的馬克杯和奶壺,都屬於外銷瓷中典型的西洋器型,在〖中〗國的歷史上是不存在的。
馬克杯是〖中〗國古代文化和歐洲文化之間最典型的差別之一“馬克杯”這一稱呼來自mmg的音譯指所有帶柄的杯子,包括我們現在使用的茶杯、啤酒杯,還有早些年家家戶戶都有的搪瓷缸子,這些都是馬克杯。
從一千多年前開始,〖中〗國人就可以燒出堅固的瓷器,軸sè和器型之漂亮讓西方人羨慕不已,但是〖中〗國人卻從來沒有在杯子上加過把手。
所有的〖中〗國飲具,杯、盞、碗、爵等等一直都是以無把手狀態存在的,幾千年來沒有變更。而歐洲人卻是喜歡用帶把手的杯子,包括他們喝湯用的湯碗都會有一個或者兩個把手。
這個世界真的很奇妙,能夠燒製帶有堅固把手瓷器的〖中〗國人從來不在上邊加把手,即使杯子會燙手,他們也願意就那麼用著:而只能燒製差等陶器的歐美人卻喜歡在杯子上加把手,即使把手和杯子常常會因為不牢固而斷開,他們也依舊要在杯子上加裝把手。
最早的時候,歐洲人買到〖中〗國的瓷杯,這些瓷杯有漂亮的huā紋堅硬的質量和光潔的表面,但是這些杯子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全部都沒有把手,於是,歐洲然才想到了在外邊假裝一層帶把手的金屬外套。現在可以看到很多的馬克杯都會在外邊套一個金屬的殼子杯子的把手和金屬外殼一體,這個並不是因為講究漂亮、品味和奢華,而是從最早期的無奈之中演變流傳下來的。
直到十七世紀中葉,荷蘭人首次帶著自己的圖紙,在〖中〗國定製了兩萬五千只帶把手的茶杯,他們才發現原來〖中〗國的瓷器可以有這麼堅固的把手。自此以後,〖中〗國生產的馬克杯就開始漂洋過海,銷售到歐洲人手裡。
自此歐洲人的腦袋也開竅了,把更多日常會使用到的器物做成了木頭模型帶到〖中〗國來請人專門燒製,從此才漸漸有了歐洲款式的〖中〗國瓷器。
當時的〖中〗國瓷器,在歐洲甚至要和黃金等值,有很大一部分都沒有被當做餐具和日常用品來對待,而是用來裝飾房間或者當做陳列品,甚至一些有錢的歐洲人把瓷器裝飾在了門框上,以彰顯自己的富有。
只有很有錢的人家或者是豪門貴族家裡,才會經常性地在日常餐飲中使用瓷器,不過他們對於〖中〗國瓷器的瞭解很有限,又比較喜歡大膽的改進,很多歐洲人把筆筒當做冰桶來使用,huā瓶也被改做了茶壺的用途,膽瓶則是被用來盛放牛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