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部分(第3/4 頁)
這也有些太神奇了吧,真不知道你是怎麼認識這些人的。”
張辰心想,這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呢,那批木材只是拿出了園林建設和造船廠要用的,真要全部拿出來有兩百多萬個立方,再來十艘船都不夠拉的:真正讓你吃驚的還在後面,等那些燃油分裝好之後將會更多,你調來的那十幾艘油輪全部裝滿之後,今天的這五艘貨船就不是什麼事了。
嘴上卻也只能編瞎話了”道:,“我也不大清楚,那些文物的捐贈者是在網際網路上聯絡的,這些木材和燃油更是一點都不瞭解,對方是在木材失蹤之後主動聯絡我的,估計是印尼的**組織什麼的吧,後來才談到了燃油的生意,但是一直都沒有1ù面。”
編瞎話真的是一門學門,沒有深厚道行和豐富經驗的人絕對是幹不了的”至少張辰現在就覺得自己快編不下去了,越往後他自己都開始不相信自己的話了。可一旦走上這條路,你就不能停下來,正所謂,“一個謊言需要一百個謊言來鋪墊和支撐”那麼那一百個用來做鋪墊和支撐的謊言背後呢,得有多少瞎話啊,怕是都編不過來了”“紙裡包不住火”果然是至理名言,古人誠不欺我啊。
能夠瞞過這麼多人,那是因為張辰本人就能夠讓人信得過,文物引回又是一件好事”大家都不會往歪路上想。燃油和木材的事情,則是因為張辰也算得上是一個受害者,而且以一個正常人的調控能力,
根本不可能完成這麼大的動作,這就是一件人力不能為的事情,這種玄異之極的事情,沒有人會往誰身上安插的,這種事本來就是毫無道理和依據的。
尤其是弗雷德裡克和李天平這些人,在商海之中打拼了多少年,或者是在政壇裡混了無數日子,辦過、見過、聽過的事情太多了,早已經形成了一種思維模式,凡事先從規律和機率上著手考慮,正所謂,“萬變不離其宗”嘛。可偏偏這些事就毫無章法和規矩,他們這些大風大浪裡過來的人都想不出個所以然,張辰一個在他們眼裡年青青的孩子,不可能做出這樣的動靜的。
這些人裡邊,唯一要摘出來的就是張沐了,在她的眼裡,張辰是一個很神奇的人,簡直就快要無所不能了。
而且張沐喜歡想象,有時候有點漫無邊際的想,加之她對張辰的關注,倒是比別人多現了一些問題。
其實在維京群島那處倉庫的時候,張沐就覺出一點問題了,只是別人都因為各種原因而沒有觀察到。之前對於有人捐助那麼多的文物就有些想不通,這可不是一個獸頭或者幾幅字畫那麼簡單,一直細心觀察著的張沐終於現,張辰拿著的那份交接清單所用的列印紙和前段時間她在幫著列印的《名錄》所用的列印紙是同一個牌子的。這倒不是張沐的觀察力有多細緻,連列印紙都能分出牌子來,她又不是賣辦公耗材的,只不過是那份《名錄》出了有十多套,用了二十多包列印紙,一萬多張啊,一下午就和那玩意兒接觸了,能對那東西不熟悉嗎。
張沐現的另外一個疑點,就是《名錄》中的那些〖日〗本文物了,去年在加勒比海的時候,張辰就得了不少的〖日〗本古玩,她是全部見過的,而現在《名錄》裡的〖日〗本文物當中,有很多都是能和那些東西聯絡在一起的。同樣都是〖日〗本文物,又都是在加勒比海這片,能有這麼巧嗎?
尤其是那些列印紙,那都是國內的產品,不可能出現在加勒比這個地方,除非是張辰自己帶來的。那就是說,張辰在接收之前就已經確定東西的本身和數量是完全ěn合的,他怎麼就能知道沒有變化呢,而且由他來出清單也不合理啊。
問題是現了,但是張沐還不能肯定,這其中也許還有其他的環節吧。她回到京城要比張辰早很多,回去看一下那些列印紙的數量”就知道是不是張辰自己出的了。
而且出於對張辰的關心和保護心理,張沐也不會在別人面前提出這些疑問,萬一張辰在這其中有些不好說出來的,那不是拆他的臺嗎。
如果這件事真是張辰一手策劃的”那他一定有說不得的苦衷,這麼多的文物出現在一個人手上,打主意的人一定少不了,想要避免別人的糾纏,就必須得想些辦法了:還有可能就是這些東西的來歷有問題,或者是盜墓出來的也不一定,想要讓盜墓的東西見光,也是要透過一些手段的。
把這麼多的東西匯聚到一個地方來,他n定hua費了不少的心思,被拆穿了的話,那不是害了自己的弟弟嗎。張沐在心裡也做了決定”如果張辰不想把這件事說出來,她就會一輩子保守這個秘密,讓這些事情都爛在肚子裡。
十二月二十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