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第3/4 頁)
樹木、花、草甚至是車、房子、衣服,只要長期使用,或者長期接觸能量強的人或經文,都會產生靈魂。
只不過這樣的說法,對於瞭解多個世界共通定理的悉業而言,卻只是種因為所知不足而生的謬論。
對於悉業來說,無生物沒有靈魂的概念是常識,但對於陰陽師的世界,反而認定他是邪說。
結束工作後,悉業等人被聖音招待到她的家中暫住。
“照你的意思是說,我們陰陽師所謂的‘無生物產生的靈魂’都是‘生物的靈魂寄宿’上去的?”
因為很在意悉業之前的話,於是聖音要求悉業來到大廳討論。
“確實是如此。”
“別開玩笑不好意思,我不是那個意思。”說完,聖音不禁無奈的搖頭苦笑了一下。“你果然是別的世界來的人,帶來的觀念,已經觸及到我們這世界的基礎了。”
“很抱歉。”
“我沒有怪罪的意思,如果你說的是對的,那麼可以改正也很好。”
“反過來說,為什麼你們會認為無生物有靈魂?”
“真要解釋,必須從我們對世界的構成認知上講起。”
“願聞其詳。”
“這個世界的組成是‘咒’。”
“又是咒啊”講到這裡,黑色回憶不禁微微抱怨了一聲。
“咒可以看成一種‘認知’,我們認知刀是刀,水是水,天是天,地是地。而陰陽師的能力,就是強迫改變人對於某種事物的固定認知。
“就好比說,當我用刀殺人,刀除了是刀外,也是被認知為‘兇器’。但那只是一般人的做法,陰陽師或其他有能力的人,可以用更簡單的方式來改變別人對事物的認知。
“世界的構成也是咒,所有可見與非可見,只要存在,都是被咒束縛著。”
“也就是說,神跟靈魂也是種咒,都是因為人的認知?”悉業這麼回問著,而聖音點了點頭。
“沒錯,所以就算是無生物,只要被人賦予了咒,就是擁有靈魂。而神也是,因為大家給了神這個名字,所以神擁有力量,因此神也是種強力的咒。”
“真是有趣呢。”說著,悉業不禁微微苦笑了起來。
“坦白說,歷史上曾經有個非陰陽道的修行者說過類似的話。他是個很厲害的人,用著跟我們截然不同的態度生活著,不過”
“後來那位修行者怎麼了?”察覺到了聖音的猶豫神情,悉業於是如此問著。
過了片刻後,聖音決定還是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說給悉業聽
修行者不知從何處而來,突然出現的他,想要將自己學到的事物發揚,但是在這個陰陽道盛行的時代中,修行者的想法無疑是種邪說。
修行者主張,不傷害有靈魂的生物,所以要儘量少食用肉類,但對於陰陽師而言,生物也好,植物也好,都有生命,反正都在傷害,不如就吃肉,所以無法接受他的想法。
其次,修行者認為,人活著必須要減少慾望,才可以達到理想境界。然而,陰陽道卻認為活著必須及時享樂,同時也反對修行者所謂的“理想境界”之存在。
但不可否認的,當初修行者與其弟子,確實有很大的能力。
感覺受到威脅的陰陽師們,決定挑戰修行者,於是進行了一場三戰兩勝的爭鬥,看看誰的能力強。
第一場,兩邊鬥法,陰陽師派出了一百零八隻式神,但卻被修行者的十二護法神將贏過。
第二場,猜出箱中物,兩邊戰成了平手。
情勢一度對陰陽師不利,就在那時,一個年輕陰陽師提出了一個戰略。
“我以自己的人格與陰陽師尊嚴立誓,如果這場比賽我輸了,我必定自殺!”
年輕陰陽師信誓旦旦地說著,而最後一場的比賽內容,是自己取下自己的腦袋,然後再裝回去。
如果修行者輸了,他會死,但如果贏了,年輕陰陽師會死。
而修行者教導大家的,是“絕對不能傷害生命”,因此就算他贏了,也等於是承認自己錯了。
但誰知,修行者不再多說,舉手拿起了自己的腦袋,但卻未曾裝回去
於是,修行者勝利了,因為沒有人想得到,他竟然為了“道”可以犧牲自己的生命。
沒有人認為,一個人可以無私到此如境界,寧可殺害自己,也不傷害別人。
修行者的屍體,至今未曾潰爛,但陰陽師們卻將這解釋成了“詛咒”,並以此消滅了修行者的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