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部分(第1/4 頁)
德維爾。盧瑟展開了自己招牌式迷倒了不少女性選民的英俊笑容,在表達了對主人的感謝以後,點頭向德俄外長示意,拿過話筒開始了震動地球的講話。
“親愛的女士們,尊敬的先生們,晚上好,按照四國的協議,我現在正式代表四國政府宣佈一個劃時代的民用科技產物,也就是能夠改變我們這個世界未來至少300年以上的能源專案的巨大成就。我需要先說明一點的是,這個研究專案已經進行8年,也就是說2008年我們四國政府就已經簽署了共同合作研究的協議。去年,去年的11月3日終於完成了這個專案,歷時8年,總計投入了1300億歐元的研究資金和600名科學家夜以繼日的工作和奉獻才最終完成了這個專案。在我宣佈這個成果之前,我要請問在座的諸位女士和先生們,在我們這個世界上,目前最缺乏的是什麼?好,這位先生,請你回答。”德維爾。盧瑟點中了一個高舉雙手的西方記者。
“部長先生,我是瑞士新聞社記者,我認為在我們這個世界上最缺乏的當然是能源。”
“對!您回答得很正確。現代社會里不能沒有電,不能沒有汽車和飛機,冬天也不能沒有熱力供應。而,目前驅動這些的能量來源裡面剔除只佔據很小份額的風力、太陽能和水力資源以外使用的礦物能源,就是我們所常說的煤、天然氣和石油。它們在為我們帶來方便快捷的服務以及工農業和日常生活用電的同時也使世界二氧化碳的濃度持續地上升,這對我們整個的人類社會將是一個災難。
那末我們就要問一句,是否可以不再使用這些能夠讓世界變暖的礦物燃料而也能夠讓我們獲得充足的電力供應呢?或者,也許有人要說這是空想的天方夜談。”
“諸位可能要說我們可以使用核電啊。對,我們是應該大力發展核電,雖然建設起來比較麻煩,對資金和技術的要求也比較高,但核電站畢竟核電功率強大,建成以後基本上就沒有什麼運營成本,所需要的管理人員也比較少,那末這麼看來,核電帶給我們的唯一麻煩就是核廢料而已,而且世界上現有核礦產的蘊藏量也足夠我們人類社會開採使用2萬年以上,我想,在座的諸位都是這樣認為的吧?”
下面的記者們開始了小聲的嘀咕,就連坐在比較前面的29國經貿代表們也有些疑惑,其實何止是在場諸位都沒有理解,就連現在觀看現場轉播的(據事後估計不下7億人)觀眾也基本就沒有明白過來。
相互對視的三國外長注視著人群的反應,都饒有興趣地看年輕的德維爾。盧瑟繼續在那裡賣關子。
擺足了架勢的法國外長還在那裡煽動情緒,“我記得1945年的時候,石油只有3美元一桶,而現在是多少呢?現在的價錢是80美元以上,考慮到美元的貨幣價值問題,那末現在石油就應該是35到40美元。想想看吧,諸位,這樣的能源結構,我們地球上的人類還能夠再使用這種只有那些富豪們才能使用得起的石油嗎?
女士們,先生們,我還需要請大家注意一個事實,這就是這個世界上現有的礦物燃料儲藏量已經不足我們開採100年了。特別是石油,按照現有需求量計算——已經不夠我們50到70年的使用量了。那末請大家仔細地想想,50年後,我們的汽車應該使用什麼來發動,是在每輛汽車上面都接上一根電線和核電站相連嗎?還有,我們的飛機應該使用什麼能源來啟動?想想看吧——先生們,女士們,我們現在已經在面對著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能源危機了。“
嘀咕的聲音有些變大了,其實記者們都知道這些,焦躁不安的是美國人。一個金色頭髮的美聯社記者突然站起來大聲地嚷嚷,“是的,部長先生。我是美聯社記者,我想請問部長先生,我們今天來這裡還不是來聽您的統計資料的,——哦,對不起,我想說的是,我們——如何來解決這個困難呢?”
沒有理會下面站著的人,德維爾。盧瑟喝了一口茶,點了點頭,好象是自言自語又好象是在回答問題,反正就看你美國人自己是怎麼樣理解的。“我記得在我們這個世界上,有這麼一個國家,自己國家人口只佔世界總人口的4。3%,但卻排放著世界溫室氣體總量的23%,而且連90年代世界各國達成的逐年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的《京都議定書》也拒絕簽署,導致近10年來世界海平面又上升了3公分。我想,與大海接壤的國家或者是島國都受到很大的損害吧?”
外長的煽情,讓幾個最近幾年深受海平面上升威脅島國的記者們唏噓不已,其實又何止是島國?荷蘭,比利時等低地國家記者一樣都是感同深受地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