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部分(第2/4 頁)
癱坐回椅子上,無奈的將軍擦了一把汗,話語如夢遊一般,“好,好——對不起,謝謝。”
F39“悍熊”是美國人的第5代陸基重型戰鬥機,有著異常強大的遠端攻擊能力,搜尋距離同樣具備和SU51一樣的400公里,缺點就是太重。本來,43噸的傢伙平時在衛星幫助下可以輕鬆地利用自己傳輸資料鏈的優勢進行超遠端攻擊,可現在
先下手為強,將永遠是正確的選擇。
倭人驚恐地發現雷達告警器還在尖利地嘶叫,一般的情況下,在現實空戰中如果被“刺刀”突破到60公里距離內還被鎖定的話,那就基本沒戲了。
“投射紅外和電磁干擾”。
倭軍帶隊長機急切地提醒手下。
可是竟然沒有用?
“刺刀”在切換過程中生生劃出一條條刺眼的尾跡,利用自身15G過載的巨大優勢輕盈地扭轉身體,甚至還做到了不可思議的130度大仰角攻擊。
這這在“悍熊”駕駛員眼裡就是令人膽寒的催命符。
兩軍戰鬥機相互距離已經不過40公里。
“刺刀”順利突破干擾後就開始收割F39笨重的身軀,立馬就狠恨地把倭軍戰鬥機砍殺了17架下來。天空中一片紛亂的景象,耀眼的桔色火光是“悍熊”被擊中機腹油箱後航空煤油引發的,紅灰火焰是被擊中電路後引燃的炙熱。
Moll33遠端空空導彈“攔截殺手”同樣在逼近SU51,但在進入對方的“死亡距離”之前絕大多數的華軍戰鬥機已經依靠衛星的幫助輕巧規避開去。
不過,Moll33的確不是凡品,作為美國人千挑萬選才選定的制式遠端空空導彈必然有其異乎常人的地方。
這種導彈,不僅可以“發射後不管”還可以在制導末端時期採用自動切換方式由本方戰鬥機進行“資料再接管”。也就是說,它可以在導彈第一波攻擊喪失目標或者被幹擾的情況下進行緊急資料更新,啟動自動尋找攻擊目標的功能,那些還有機動能力的導彈將對可能已經喪失了警惕的敵方進行二次攻擊。
聽起來天方夜潭一般。
其實,這種近乎智慧化的導彈是美國人為找回在空空導彈方面的技術差距而專門傾心研究7年的結果。可以說這是整個導彈家族一個劃時代的里程碑,只要導彈沒有被摧毀,那末從理論上說都可以進行資料調整再次攻擊目標,同樣的原理,如果應用在反艦、對地或者巡航導彈上更將要威力倍增。
恐怖,真的很恐怖。這也是中歐俄目前正在相互密切合作攻關的專案,三方獲得的片斷訊息都顯示美國人在導彈研製上獲得了重大的技術突破,可三方埋頭苦幹了將近4年均在最關鍵的“資料再接入”問題上出現了嚴重的純技術干擾而無法再繼續研究下去。
美國人僅僅將空空導彈少量裝備給了倭軍,Moll33本身比“刺刀”的15萬歐元要貴約80%以上,到不是因為擔心倭人用不起。Moll33平時都嚴格監管在駐日美軍的手裡面,主要還是擔心技術外洩,而最核心的機密部分甚至是連合並前的英國人都沒戲。
不過,作為超遠端空空導彈,為了獲得足夠的動力和強大的資料再處理能力,Moll33戰鬥全重就將近1。5噸。同時導彈發動二次攻擊的速度必然無法達到本身最高速度3。7馬赫只能勉強飛到2。8,這也是沒有辦法逾越的障礙。當然,將“資料再接管”應用在空空導彈上本來就是為了在空戰中把它作為“奇兵”使用,畢竟美國人興趣最大的還是在空艦導彈上使用這個新技術。
沒有預料的問題因此也就出現了。
當SU51正各自上下翻飛準備躲避第二批來襲的中程導彈的時候,已被SU51躲避過去的部分Moll33就接收到了“悍熊”駕駛員發出的遠端指令,自動啟動“再接管”程式,9枚還有富餘機動能力的Moll33在黑夜中慢慢調整航向,靜悄悄地完成轉向後紅外跟蹤器緊接著就鎖定了剛從自己旁邊和上面飛馳而過的SU51機群。
自動追蹤赤熱的尾噴口,Moll33噴射出最後的烈焰,加大速度猛然就撲了上去。
毫無察覺的SU51促不及防,6架戰鬥機被從後面突然撲過來的導彈撕裂,2名飛行員當場遇難。
在被擊中的瞬間陣痛和慌亂過後,下意識地彈射出去的飛行員在空中飄蕩的時候都還是沒反應過來,怎麼?我被擊落了?明明都已經躲過了第一波的遠端導彈攻擊,第二波的中程導彈還沒來呢。
其他飛行員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