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3/4 頁)
的平原地區是反對獨立的主力,他們大約佔據著40%多一點的選民,歷次選舉中他們都是藍營的堅強後盾,因為,他們主要是遷臺來的400萬人的後代,同時選擇綠營就是選擇獨立也就意味著自己的家園——工業基礎雄厚的北方和高科技產業必然被無情的戰火摧毀,誰為獨立行為買單?最終還不是老百姓和普通的工商業主。
而另外一個陣營就是綠營,其實頑固堅持獨立的在臺灣內部也僅僅是那些以李登輝為代表的所謂“皇民”後代和建國黨,這些人充其量不過也就100萬人,它們不屬於中華民族每次選舉能夠獲得的就是約5%的選票。
實力最大的是民進黨,這是個由所謂美麗島系、華報系等等怪胎組成的政黨,唯一共同的意識形態特點就是反中國,反統一,反正是逢中必反,頑固堅持獨立。
民進黨的根據地是中南部山區,這裡的經濟文化交通都很落後,落後得和繁華的臺北簡直是兩個世界一樣,這裡既沒有什麼重要工業也沒有高新科技產業,主要經濟來源就是種植業和水產業。在政壇上長期處於劣勢和經濟上被壓迫的情況導致他們對“外省人”有嚴重的敵意,而李登輝的“國民黨是外來政權”的論斷更是加劇了這種莫名其妙的情緒。他們是民進黨最主要的傳統支持者,大約佔選民的35%。
說起來,民進黨是在國民黨遷臺後逐步形成的,1947年國民黨對“二二八”事件的殘酷鎮壓和遷臺後隨意扣壓“匪諜、臺獨”而進行的大肆打擊導致反對派紛紛逃亡海外,眾多形形色色的人群開始聚居日本和美國,並被美日作為後備力量培養起來。
國民黨解除“戒嚴”後,這些人回返臺灣利用開放“黨禁”的機會,以“環保、廢核、反黑金”的名義發展起來並最終集合在一起組成了“民主進步黨”,以臺灣自決的口號迅速獲得了大約20%的支援,但是在80年代末期及90年代中期以前並沒有獲得較大的發展,主要原因是國民黨還掌握著強大的軍警憲特,不停地對民進黨進行嚴密監控,同時80年代末期才勉強確定主導地位的李登輝在島內反獨佔據絕對多數的時候還不敢開放自己的立場。
自90年開始,隨著蘇聯的崩潰美國開始對中國進行圍堵,已經穩固權利長期隱藏皇民思想的李登輝逐步改造和瓦解國民黨,對黨內以林洋崗、蔣緯國、郝柏村為代表的“非主流派”進行強力打壓,壓迫得林洋崗、蔣緯國最後甚至被迫聯手以宣佈參加92年總統選舉來抗爭。雖然在黨內“八大老”的壓力和安撫下撤出可最終還是導致了國民黨遷臺後第一次分裂,但是這一派別很快就因為“非主流派”的實力和影響力確實太小而迅速消亡。
1993年到1995年,李登輝開始逐步顯露出本性,分別丟擲了“七塊論和獨臺論”,開始認清李登輝本性以王建宣為代表的國民黨“新非主流派”開始反擊,1996年國民黨發生了第二次分裂,王建宣等宣佈退出國民黨組建“國民黨連線”並最後成立“新黨”,這一派別最早接觸大陸,也最早感觸大陸蒸蒸日上的發展,他們主張接受“一國兩制”,被島內綠營指為“聯共賣臺”,最多的時候他們是臺灣第三大黨,在立法院佔據47席,是統一的絕對支持者。但是,畢竟他們沒有強大的財政支援也沒有傳統勢力範圍,隨著領導層的老化,新黨逐步被淡化出臺灣政壇最終被後起的“親民黨”所取代。
1999年後,李登輝丟擲後來雖然在美國主子的壓力下改為的“特殊的兩國論”則最後讓國民黨人認清了他的嘴臉,“凍省——廢省”的卑劣行為讓本為心腹的宋楚喻和李登輝正式決裂,親民黨的橫空出世使國民黨遭遇了遷臺後的第三次也是最致命的分裂,最後結果是陳水扁交了狗屎運,以39%的選票獲得了2000年“總統大選”勝利,親民黨獲得了36%,最慘的國民黨僅獲得了23%的支援。
2000年獲得政權的民進黨,緊接著又利用大選勝利聲勢獲得了立法院第一大黨的地位,但是當洋洋得意地準備廢除“核四”的時候卻被美國主子當頭棒喝,才知道誰是最後的決定者。
因為國親新三黨仍然佔據立法院多數,民進黨無法進行大的政策調整,只能逐步逐步地進行“去中國化”,一步一步蠶食中國意識,玩弄“通用拼音”,護照加註臺灣字樣,修改教科書等花樣百出的動作,導致了新一代的年輕人的中國情節被淡化。
90年代中期以後,受到日本經濟持續低迷的影響,島內的經濟經濟發展遇到極大的困難,大多數工商業者需要背*大陸市場來獲得生存與發展,但是因為長期受到“戒急用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