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第2/4 頁)
平地,坐南朝北建有一棟兩層樓的房子,看樣子是用來住宿的;屋子兩旁,南北向排列長長地兩排矮房,南邊東西向也是一排,中間圍出好大一塊空地用來圈羊。
張家老大是個身材矮壯很樸實的鄉下漢子,他出來一面招呼我們,一面讓人把板凳搬到屋後的一小塊空地上。我們一看,那空地中間有一個磚砌的小坑,坑上架著個鐵架子,橫檔上還有不少的鉤鉤。
父親一看就笑了:“哈哈,好久沒吃野外烤羊肉了!”
這時,兩個職工抬出一隻肥大的山羊,張家老大帶著兩個兒子在那空地旁邊把羊給宰了,然後切下羊肉洗淨,再切削成薄薄的羊肉片。他媳婦早已調好了一大甕子調料,端來倒在每個人的碗裡,一人給了一個鐵夾子、一支樹棕做的小毛刷,我們大家各自用毛刷將碗裡的調料塗抹在羊肉上,然後用鐵夾子夾好,就鐵架子上掛著。職工們搬來乾燥的樟木炭,放在坑內點燃烤起羊肉來,我們一邊烤一邊轉著羊肉以便使它烤均勻,不時地還向坑內添添木炭。
這就是我們青龍山最有名的香樟烤羊肉,它有三大特點:一,羊必須是剛剛活宰的;二,必須用樟木炭燒烤,方能烤出樟木的香味;三,必須露天燒烤,這樣沒有煙火味兒。調料倒是不限,你喜歡什麼味兒便調什麼味兒。
不大會,羊肉的香味便飄了出來,夾雜著木炭的濃香,再也聞不著一絲羊騷氣,真是一種享受!
我們一邊烤一邊吃,同時還拉著家常,人人都是不亦樂乎。
老張乘此給大家講起父親當年怒劈龍老五的傳奇故事:
父親療好傷後,回到青龍山做了區長,他依然帶著區隊四處剿滅土匪。當然,父親最恨的是龍老五,恨不得扒了他的皮、抽了他的筋,為死去的戰友報仇!
卻說龍老五,因為樟樹坳一仗,這傢伙受到臺灣國民黨當局的嘉獎,被封為江北挺進支隊少將司令。可是,狡猾的龍老五知道如今事情鬧大了,也是縣大隊開進山裡全力圍剿,所以他帶著隊伍逃回了隔壁地區。
50年年底,龍老五土匪武裝被剿得無處藏身,逃到三縣交界的三界山。我們兩個地區的剿匪部隊聯合行動,將之包圍並徹底剿滅,可是,土匪頭子龍老五卻逃跑了。
父親帶著區隊也參加了三界山戰鬥,沒有逮住龍老五,可把他給氣壞了——這沒法給死去的戰友交代呀!他估摸著龍老五不敢回老家——那兒人都認識他,他很可能還在青龍山這一帶藏著。父親立即組織區、鄉地方武裝進山搜捕,雖然沒有逮住龍老五,到底還是讓他發現了一些蛛絲馬跡:
龍老五在青龍山水塘坑做過上門女婿,曾經生有一個孩子,他是因為與親戚產生矛盾負氣做了土匪。48年底,他曾經返回水塘坑殺害了親戚滿門,又給家裡留下了一些銀兩,然後才離開。龍老五的妻子現在已經帶著兒子改嫁給樟樹坳村李家溝的李廣和,龍老五在樟樹坳出現估計與這事有一定關係。
父親派人做過李廣和的工作,可他只是說龍老五以前來看過孩子,那以後就再也沒有回來過,也沒有任何聯絡。雖然沒有得到什麼,父親仍然安排人暗中監視李廣和夫妻的動向,他相信不管龍老五逃到哪兒,他肯定會回來看兒子。
也許是那一次找李廣和打草驚蛇,龍老五此後一直沒有在樟樹坳出現,反倒是在其他地方偶然會有他的訊息。不管哪兒有一點訊息,父親都會帶人過去,他是不抓住龍老五誓不罷休。那陣子,父親幾乎天天帶著人四處奔波,區裡的事情全都交給了區委吳書記——就是後來的吳市長。
五二年,各地方的土匪已經全部肅清,剿匪工作勝利結束,市裡總結大會都開了。土匪被剿滅,區隊的規模當然必須縮小,所以大部分戰士轉業到地方工作只留下少數人。
當時,大家都認為龍老五可能逃到外地去了,也有人說他死在山裡了。可是,父親始終認為龍老五還活著,就在青龍山及其周邊地區山上躲著,他依然堅持要抓捕龍老五。人手不夠,他只好自己每天上山蹲守,有時候在山裡一蹲就是幾天幾夜,甚至連飯也顧不上吃,摘幾個野果喝口山泉對付對付。
吳書記不久後離開青龍山去縣裡任縣長,新來的書記對父親這個區長不顧工作、整天就知道抓龍老五很有意見,其實,縣裡市裡對父親意見也很大,可他們知道他的脾氣也拿他沒辦法。後來,市委想了一個辦法,調父親回市武裝部工作,可是,父親堅持要待在青龍山,他說他那些戰友的血不能白流、命不能白給,沒抓住龍老五他就一輩子不離開青龍山!這樣,父親留了下來繼續抓他的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