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第3/4 頁)
然是
溼潤的,所以石縫中有不少涓涓細流,不小心就得滑倒,你相公一個文弱書生,這段路真不
好走。
薛少陵見他說得口沫橫飛,滔滔不絕,人家一番好意,自然不能不聽,只好頻頻點頭。
老樵夫伸手在懷中一陣掏摸,摸出一個黑布小包,遞到薛少陵手中,笑道:“從咽喉下
去,就步入龍身,這龍身之內暗無天日。
一片漆黑,可說寸步難行,老朽這布包裡面,是一盞小燈,相公到了裡面,就用得著
它。”
薛少陵接到手上,一面從懷中取出一錠銀子,說道:“承蒙老丈指點,微薄之數”
老樵夫沒待他說完,連連搖手道:“老朽是送相公照路的,要論金錢,老朽豈不成了詐
訛客人,相公快不可如此。”
薛少陵見他堅持不肯受,只好收起銀子,拱手說道:“老丈既然這般說法,在下謝
了。”
老樵夫又笑道:“這才差不多,哈,老朽還沒說完呢,相公入洞之後,要經過幾座山
邱,和幾條河流,才能到達石田。這石田據說從前有仙人在這裡耕種,留下來的仙蹟,隴畝
阡陌,秩序井然,那九疑先生就在石田當中,搭了三間茅屋。”
他說了這許多話,這句話才引起薛少陵真正注意。”
老樵夫自然看得出來,心中更喜,接著又道:“他平時自比臥龍崗的諸葛孔明,除了胡
言幾句似通非通的詩句,就喜歡在門前小河中垂釣,只是他生性多疑,一看到有人來了,就
往屋裡跑。他說:‘諸葛孔明悠遊林下,高臥隆中,何等逍遙自在?不該被劉備連哄帶騙,
騙了出來,結果鞠躬盡瘁,短命而死。’所以他躲在洞中,從不肯出山一步”
薛少陵道:“這也難怪,高人逸士,大多隱跡林下,與世俗相遺。”
老樵夫嘿然道:“什麼高人?他師傅教了他不少學問,就應該學以致用才對,誰像他這
般多疑,在洞裡一躲幾十年,有學問又有何用?”
薛少陵聽得不覺一怔,他先前只當老樵夫是個山中樵子,但這幾句話,豈是普通樵子說
的出來的?那老樵夫笑了笑,又道:“咱們把話題扯遠了,那九疑先生就在他茅屋四周,布
了一座迷蹤陣,外人休想走得進去。咳,別說走去了,你就是到了他門前,連看也休想看得
見。”
薛少陵心中暗想:“自己來時,曾聽張果老說過,只要在洞口吟那四句詩,他自會出
來,敢情張果老並沒到過九疑洞,以訛傳訛,弄錯了地方,這四句詩,應該在他門前低吟才
對!”
想到這裡,不覺有了信心,正待向老樵夫辭別。
老樵夫瞧了薛少陵一眼,一手摸著鬍子,點點頭道:“瞧你相公不失是個有為青年,老
朽索性再指點你一條明路。”
薛少陵早已覺得這位老樵夫非常人,聞言方自一喜,還沒開口。
那老樵夫又道:“九疑先生在他茅屋四周,疊石為陣,佈置的其實也不過是八掛九宮,
五行生剋類陣法”他一邊說話,一邊俯身從地上拾起一塊拳大山石,在手上掂了掂,然
後遞了過來,續道:“相公到了石田,登岸之後,立即停步,從正南向北的走法,要左三右
七,直九退一。記住,就在你退下一步的時候,就必須把這塊石頭,放到你身前一尺之
處。”
薛少陵接過那塊沉甸甸的山石,抬頭問道:“在放下石頭之後,又當如何?”
老樵夫道:“不,你把這塊石頭放落之後,口中還要念上兩句話才對。”
薛少陵心中忖道:“大概就是張果老說的四句詩了,”心念轉動,一面恭敬的道:“不
知要念兩句什麼話,還請老丈指教。”
老樵夫念道:“心中不惑,迷蹤不迷,咄!”
他“咄”字喝得聲音極響,薛少陵但覺兩耳被他震得嗡嗡有聲,不禁心中大吃一驚,抬
頭問道:“在下”
他原想說:“在下唸了這兩句話,九疑先生就會出來了麼?”但他只說了:“在下”兩
字,底下的話,還沒出口、這一抬頭之際,不禁楞住了!
你當為了什麼,明明對面說話的老樵夫,喝了這聲“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