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第1/4 頁)
孫勝率軍行了沒多久,就有一人策馬飛奔而來。
“孫將軍!”張遼老遠的就大聲喊道,他怕孫勝的軍隊把他當成敵人給亂箭射死了。
其實,這完全的多慮了,孫勝一直在等著他呢!見張遼果真來投,孫勝的內心無比激動,這可是人演義裡的名將啊!(孫勝根本就不知道方悅和郝萌其實在演義裡也算跑過龍套的!)
孫勝勒馬停在原地,等到張遼靠近,才抱拳問道:“文遠這是作甚?本將正急著追擊董賊呢!”
孫勝這話說得臉不紅心不跳,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一旁的賈詡早已習慣了,對於自己主公這麼厚的臉皮以及無比逼真的表演能力,賈詡可是打心眼裡佩服的。
“聞將軍欲率軍追擊董賊,遼意欲同往!若將軍不棄,遼願作先鋒!”張遼英俊的臉龐此時顯得陰暗無比。
看著一臉陰沉的張遼,孫勝內心不禁一顫,不免有點擔心。張遼來投靠自己,無疑是想假借自己的手來剿滅董卓,只是不知道是否真心投靠自己。如若自己被董卓打敗了,他會不會棄自己而去,再找個能打贏董卓的人呢?雖然很想得到張遼,但是孫勝也不想因張遼一人而不顧手下軍隊!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話雖是這麼說,但是孫勝怎麼都不捨得手上計程車兵白白送死,這可都是一條條鮮活的生命啊,更是自己立身這個亂世的根本啊!
“文遠,我軍兵少,而董賊勢眾,當集中兵力,揮我軍騎兵之優勢,斷不可分兵!”沉思良久,孫勝還是拒絕了張遼想當先鋒先去追擊董卓的請求。
被孫勝拒絕了,但是張遼的臉上卻絲毫沒有表情變化,始終是一臉的古井不波。
“文遠,莫要讓仇恨矇蔽了雙眼!董卓是我們的共同敵人,我家主公定然不會放過他的!”一旁的賈詡出聲勸道。
張遼仍是毫無表情,只是雙眼清明瞭不少,再次抱拳道:“是末將魯莽了!末將願留於將軍帳下,懇請將軍收留!”
“好,能得文遠相助,實乃吾之大幸!”孫勝笑得很開心,本來還擔心張遼會因為自己拒絕了他而不再願意投靠自己,現在總算是放心了。這時,他又聯想到袁紹這廝得知張遼投靠了自己後的那張臉,心中就無比的暢快!
張遼加入後,孫勝就加快了行軍度。不是做戲給張遼看,畢竟已經耽擱不少時間,再不抓緊時間,這董卓就到虎牢關了,到時再想剿滅董卓,就困難重重了!
*
董卓軍從汜水關撤退後就一刻不停地逃向虎牢關,這虎牢關可不比汜水關,素有天下第一雄關之稱!只要進了虎牢關,倚關而守,再加上關上原有的五萬守軍,何懼諸侯聯軍?
呂布此時已經趕上了董卓大軍,只是打了敗仗又丟了武器的他顯得有點狼狽。董卓也沒有過多地責備,畢竟對呂布的戰力還是很滿意地,要不是敵人有三人之眾,怎能奈何他?只是這智謀上不過,董卓不還有李儒嘛,謀略上問李儒不就行了?
“相國,奉先追上我軍如此之快,如若諸侯聯軍派兵追來,我等危矣!”李儒這個董卓的智囊在呂布走後,湊了上來。
“文優,汝有何計?”董卓知道,每次李儒說出問題之時,必然已經想好了解決方法。
果然,李儒緩緩地說道:“將軍,此去虎牢關已不遠,諸侯聯軍若能追上,必然盡皆騎兵!而前方不遠就有一座小城,騎兵不宜攻城,我軍只需在此城留守少許人馬,就可阻擊敵人!”
聽了李儒這不算計謀的計謀,董卓的臉色有點難看。可李儒馬上又陰笑著說道:“相國如若想殲滅追兵,儒有一計,只是太過冒險!”
“說!”董卓冷聲喝道。
“儒觀諸侯聯軍陣中,騎兵甚少,不足二萬!而我軍尚有四萬之眾,儘可埋伏在旁,待其追來,伏兵盡出,定能大破敵軍!只是,為防敵軍後續軍隊,此戰當戰決。其中風險,望相國定奪!”
李儒此計拼的是時間,若敵人後續部隊追上來,那自己的軍隊就很可能玩完了;如果就這樣灰溜溜地跑了,董卓卻是不甘心。
“好!就依此計!”最終,董卓還是咽不下這口氣,選擇了後者。
(小鴉今天好像不在狀態,碼得晚了,不好意思!)
正文 第一百章 誘餌
“主公,董賊雖然敗退,但手上能戰之士當不下五萬之眾,如若在我軍追擊路上設下埋伏,如之奈何?”賈詡雖然知道孫勝絕不會冒敵輕進,只是心中那份擔心始終無法平息,所以找個機會湊到孫勝耳邊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