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3/4 頁)
耀武揚威,無人敢應戰。一時,汜水關上叫囂聲震天動地,而諸侯聯軍卻是士氣低迷。
“元讓,汝去應戰!“曹操眉頭緊皺,為大軍著想,只得派出手下最得力的戰將夏侯惇。
“末將領命!”隨著一聲炸雷般的回答,一員大將,縱馬飛身而出。
“來將何人,報上名來!”呂布持戟遙指夏侯惇。
“爺爺夏侯惇是也!”夏侯惇挺槍就上。
“當!”兩相撞擊,夏侯惇只覺虎口麻,一杆槍似千斤重,差點脫手而出。呂布也不好過,持戟的手也隱隱作痛。
但是兩將相鬥,爭的就是一個氣勢。兩馬剛剛錯開,馬上掉轉馬頭,又是毫無花哨地一撞,兩馬再也不分開,兩人就在馬背上,你來我往,互不相讓。鬥得三十回合,夏侯惇漸漸招架不住,有敗退的跡象。可是呂布纏住了他,不讓他有機會脫身。
眼看著夏侯惇漸漸力竭,曹操在那著急,剛要遣另一將去助陣,旁邊的孫勝率先開口了:“正泰,汝去助夏侯將軍!”
“末將領命!”郝萌亦挺槍衝了上去。
三匹馬,兩個陣營,兩條槍對著一把戟,走馬燈似的在那糾纏。二打一,呂布毫不露怯,抖擻精神,竟與兩人戰得不相上下!
眾諸侯看得無不震驚,這樣的武勇,誰人可擋?!必須把他除了,不能讓他回去助紂為虐。
頓時,諸侯陣中又竄出二將,正是曹操手下曹洪和孔融手下武安國。
兩將相助,呂布頓時壓力倍增,再也沒有初時的從容了。這時,呂布軍中衝出一員小將,亦持槍加入戰局。
二打四,呂布一方竟隱隱有佔上風的趨勢!
這一幕,無論對諸侯聯軍,還是對董卓軍隊,都是無比震撼的一幕!兩軍陣前,六員戰將,以二敵四,竟佔據上風!董卓軍士卒忘乎所以地吶喊著,將軍的神勇,刺激得他們血脈噴張,興奮異常。反觀諸侯聯軍,士氣已是低至谷底,鴉雀無聲,只是雙眼圓睜,不敢置信地看著眼前的戰局。
“盟主,鳴金收兵吧!”曹操見兵卒士氣已去,此時應果斷下令撤兵,若逞強進攻,只會一敗塗地。
袁紹從震驚中回過神來,馬上下令鳴金。
還在場上酣斗的四員戰將,聽到本陣鳴金,就互相掩護著往本陣退去。
呂布和那一員小將,見敵人要退,糾纏著想趁機斬殺敵人。
早已萌生退意的武安國,見本陣已不遠,脫離戰場,掉轉馬頭就往回跑。
呂布雙瞳一縮,丟下其餘三人,拍馬追向武安國。
這時,更為震撼的一幕出現了,只見呂布坐下馬匹以千鈞之勢向武安國撲來,不過兩息的短暫,呂布就追上了武安國,而正在奮力回跑的武安國尚不自知。呂布一戟戳向武安國後心,後者只覺身軀像是被駿馬撞擊,從馬上摔了下來,,接著就是無盡的黑暗籠罩了他。
武安國的屍體摔倒在地,吃驚的戰馬卻是奔回了本陣。呂布狠狠一勒馬韁,赤兔馬吃痛,一聲長嘶,一雙前蹄騰空而起,在空中撲騰幾下,穩穩落地,正落在武安國屍體前!
呂布用手中方天畫戟戳起武安國的屍體,高高舉過頭頂,對著諸侯大軍一聲大吼!
如此神威,嚇得眾諸侯面如土色。
此時,夏侯惇三將終於擺脫那一員小將,逃回本陣。呂布與那小將,也不追擊,也不後撤,就在陣前舉著武安國的屍體叫囂挑釁。
諸侯聯軍早已嚇破了膽,收攏士卒就往回撤。從眾人撤退的過程就可以看出眾諸侯之間的差距了。有些諸侯計程車兵亂糟糟的連本隊人馬都找不到了;而有些諸侯的軍隊卻是有條不紊,前隊變後隊,徐徐後撤。
看著眼前狼狽逃離的諸侯聯軍,董卓軍中出了震耳欲聾的歡呼!他們何曾有過如此酣暢淋漓的大勝?武將之間的戰鬥,往往能夠左右一軍士卒計程車氣。
呂布手挑武安國屍體,心中無比歡暢,這是他投靠董卓後的第一次作戰,能有此勝,對他而言無疑是重要的砝碼!心中歡暢,看著旁邊在吶喊的小將,說道:“文遠,此戰汝功不可沒!”
這員小將正是張遼,年僅二十,可武勇已是十分了得。聽到呂布誇自己,張遼那白淨的臉頰竟升起一朵紅雲:“將軍謬讚了!”
呂布心中大爽,領著士兵回了汜水關。
早在關上看清一切的董卓,急急忙忙地迎了出來,老遠就大笑著小跑過來:“我兒奉先,甚是威武啊!吾心甚慰,吾心甚慰啊!”
呂布帶著張遼拜倒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