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2/4 頁)
。
在這個沒有網際網路的時代裡,能夠印刷出版的文章都是些幾經雕琢的,裡面的文字即使說不上字字珠璣,起碼也不會寫得那麼幼稚淺顯。
可是現實就是這麼奇怪,如此淺顯易白的小說,一印再印,短短几個月時間內,就已經賣出百萬本!這本書還在印刷廠中不停的印製,最終能夠賣出多少還是個未知數。
據說這本書在小孩子當中相當受歡迎,他們拿到手裡之後,恨不得一口氣就要一下子讀完。很多看完了這本小說的孩子,還會自發地拿到學校給其他同學看,並且在休息時間裡模擬書中的情景玩角色扮演遊戲。
有人批評,自然有人讚揚!
一些比較客觀公正的小說評論家從這本書中看出了某些有意思的東西。一開始,他們的聲音太小,還不足以引起人們注意,慢慢地,加入他們行列的人越來越多。
“在《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第一頁開始,讀者就會被神秘的氣氛所感染、所吸引。故事開始於一個陰暗的星期二,一個來源奇特的‘大難不死的男孩’哈利·波特,一歲時就失去父母被送入一個最平常的市民家庭。”
“故事的開端講的是男主人公像灰姑娘一般的委屈身世,在姨父家被收養後,一直住在在位於樓梯口的一個碗櫥櫃裡,與蜘蛛為伍。這個故事一開始就寫得很真實感人,很快就能夠讓人與主角建立起一種聯絡,讓人自然而然地帶入到故事人物當中!”
另一名小說評論家如此寫道,他準備給一家報紙投稿。他剛開始的時候也對這種初中水平的文筆大皺眉頭,還好句子流暢易懂,否則他早就丟掉一旁了。等到他不介意這種問題,看了數章之後,其中的情節越來越有趣,沒想到竟然一口氣看完了。
“文筆是個問題,不過,仔細想想,給**歲孩子看的書,這樣的文筆正是恰到好處。最重要的是,這樣的奇幻小說是現在美國孩子需要的,他們喜歡這樣的書。”
剛開始,報紙上的評論是批多贊少,可是架不住人家的銷量節節上升。市場反饋十分的好,就連當時正在熱賣的《魔戒》也要讓其三分。
終於,奇幻大師托爾金注意到了這本書。他仔細研讀了一番後,親自撰文寫道:“十分有趣,期待後續故事快點寫出來。”
至於另一個奇幻小說作者c。s。路易斯也撰文寫道:“天哪,這正是我想要看的小說!我也好想知道接下來哈利波特和伏地魔之間的故事!”
在c。s。路易斯的口中,這本小說比起他寫的《納爾尼亞傳奇》更加有趣。
c。s。劉易斯曾經說:“人們不去寫我想要讀的書,所以我不得不自己來寫。”就這樣,他寫出了成千上萬的人都想要讀的書。
有了這兩位奇幻小說大神的好評之後,艾力克斯對這本與原版《哈利波特》相差甚遠的小說總算是有了點信心,其實剛開始他也擔心自己寫的不夠好,會將羅琳阿姨的大作給搞砸。沒想到的是,他還能夠得到那麼多人的肯定。
有時候,艾力克斯的陰謀論發作時,會如此暗暗地想:“也許是大神們給班坦公司面子,所以才會那麼說?畢竟花花轎子人抬人,總不能惡言相向吧!”
不管怎麼說,有了大神的激勵兼催稿之後,他在錄音之餘還會特地抽點時間來寫第二部小說。畢竟有著“完全記憶”這種逆天的能力,他在寫作時想不起情節或者卡殼的時候,就會閉上雙眼再一次觀看哈利波特系列電影。
這次他寫的時候,再也不像之前那麼隨意,一心想提高自己的文筆,好讓那些說他文筆差的評論家閉嘴。
等他寫了幾萬字之後,回頭一看,“我靠!這寫得是啥啊!一點都不爽,讓人看了之後爽不起來的小說會有人看麼?”
畢竟是經過大量網文薰陶的讀者,艾力克斯實在是忍受不了那種所謂的“陽春白雪”般的調調!他一氣之下,將寫好的書稿都廢棄掉。
“我就是小白了,有咋樣?就是有人喜歡看,你咬我丁丁啊!”艾力克斯咬牙切齒地咒罵,繼續用大白話寫出他心中的爽文。
這麼一來,哈利波特系列第二部小說——《哈利波特與密室》很快就完成了。速度之快,讓他自己也感到吃驚。
設定還是使用他先前的那種魔法世界背景,其中他還特地突出網文小說中的一大特點,那就是打怪升級!這在電腦遊戲尚未出現,桌面遊戲尚未大行於世的時代,簡直是一大突破。為了完善這個特點,並讓讀者很好的理解這個概念,艾力克斯還特意製作了書中重要角色的人物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