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3/4 頁)
落種植是刀耕火種方式,每年從土地裡還是可以收穫到保持溫飽的糧食,加上鷹部落勇士還能打到獵物,寨子裡就有些許餘糧,可以和別處的人們交換日用品,鷹部落的人們自覺過得很幸福。
可是就因為有著一片肥沃的土地,引來了本性兇殘的虎部落的垂涎,虎部落比鷹部落強大,部落人生性兇殘,鷹部落全體勇士雖然竭力保衛家園,終因實力有懸殊,在讓侵略者虎部落付出極大代價後,自己因損失慘重,不得不讓出家園,遷移到平原北部的丘陵里居住。拓雄的父親是老酋長,在那幾次對抗虎部落的戰爭中受了傷,帶領倖存下來的部屬遷移出平原後,老酋長就因傷口發炎死去。
老酋長死後,部落的人們選舉了拓雄繼承父位,做了鷹部落的新酋長。鷹部落在丘陵中安居下來,人口只有原來的一半,奪取了平原的虎部落也減少了三分之一人口,兩大部落因為爭奪平原大傷元氣,兩邊都沒有力量再發動戰爭,隔著丘陵,在之後的十幾年裡,兩部落各自修養生息,相安無事。拓雄的長子拓素,是在部落遷移到丘陵的第一年降生的,部落稱呼原來的平原叫‘素’地(鄭鈺銘估計‘素’應該是‘謖’,鷹部落沒有文字,南埠半調子文化人翻譯過來就變成了素字),拓雄思念故土,用平原地名為大兒子取名。
丘陵地帶生存環境不如謖平原,但靠著鷹部落人們的勤勞,在山坡平緩地栽種糧食,到丘陵裡狩獵野物渡江跟南埠交換糧食(肉可以交換到更多糧食)。鷹部落的人們在南埠對岸頑強地存活下來,部落人口經過十幾年休養生息,人數恢復到以前規模。
鷹部落人性格比較溫和,南埠人對這樣的南蠻子沒有太大排斥。
“鷹部落沒法挖出更多黑石頭,部落中除了老人孩子,其他人都下洞去挖石頭了。”拓雄也想多挖那個山洞中的石頭,可是有黑石頭的山洞在半山腰,在山洞裡挖到黑石頭,還要用籮筐背在肩上運送下山,很費人力,加上挖石頭的工具很簡陋,拓雄想增產也無餘力。
“拓酋長,貴部落為南埠挖石頭真是辛苦萬分。”鄭鈺銘說話有點斟酌。
拓雄抬眼看著鄭鈺銘,心裡很感動,這位南埠知事大人和鷹部落的交往中,一直給予了部落尊重。
鷹部落是在一年前發現山洞中有黑石頭的,部落中沒人懂礦,部落人在半年前到南埠鐵作坊跟鐵匠交換東西,無意中說出了自己部落有比鐵匠使用的鐵礦石顏色還要深的石頭。南埠鐵匠因為缺少鐵礦石煉製,當即上了心,讓鷹部落把那種黑石頭帶來給他鑑定,如果黑石頭含鐵,鐵匠就用達城地區鐵礦石的價格收購。
事實證明,鷹部落的鐵礦石質量比達城好了許多,不過因為大秦統治階級對鐵礦石管制很嚴,不準私下交易,鐵匠和鷹部落的鐵礦石交易一直是偷偷摸摸,量也非常之小,部落每月只需派幾個人進山洞挖礦就能完成交易量,直到鄭鈺銘接管南埠後,鷹部落挖礦量直線飆升。
就因為鐵礦石交易量急劇增加,鷹部落這幾個月的日子過得非常舒心,許多老人都說部落生活水準已經恢復到了在謖平原時的水平。
“既然貴部落挖礦太辛苦,以後黑石頭收購價就提高三成吧。”
拓雄正感動著鄭鈺銘對鷹部落的體諒,下面卻被鄭鈺銘的主動漲價漲得腦子發暈。
“提高三成?”拓雄在鄭鈺銘說完這話後,連忙用從衣兜拿出籌數計算每月可以增加多少收入。
“這次運來的黑石頭就按這個價格計算。”
“不!不!鄭大人,這怎麼行!要提高也得等下次,這次運來的黑石頭是定好價的。”拓雄連連擺手,鄭鈺銘的善意讓他有點不知所措。
“拓酋長不要和南埠客氣,南埠以後要和鷹部落長期合作,這次提價就不要推脫,提了價的錢,貴部落可以購買最新的挖煤工具。”
“鷹部落有挖煤用具了。”拓雄挖挖頭,鷹部落挖煤的鐵鍬鐵鎬都是從南埠購買的,怎麼現在又要他們購買新用具?
“這次的挖煤鐵器質量非常好,堅固而輕巧,可以使挖煤速度提快很多。”鄭鈺銘提供的新鐵器就是山谷用鷹部落的鐵礦石打造出來的。
“可以提快速度,好啊,那就多購買些。”拓雄搓手。多挖礦就是多挖金,看來女兒的金簪子真可以買好幾根了。
“其實人手少可以用糧食換人來幫你們挖礦。”鄭鈺銘又提供新思路。
“對啊!我怎麼就沒想到!周圍幾個小部落都很窮,飯都吃不飽,給他們飯吃,他們肯定樂意來幫我們挖礦!”拓雄一拍大腿,醍醐灌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