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部分(第3/4 頁)
“你剛到康城?”中年人聽出年輕人口音是外地的。
“是的,學生楊賀,是魯國人,自得到康城開辦學院的訊息,就從家中出發,可惜日夜趕路,還是稍晚一步。”楊賀穿著的青衣已經洗得發白,背上揹著一個大揹包,腳上的鞋磨得露出了腳趾。
“那你就先進去考吧,考完去報名處填補資料。”中年人見年輕人百里迢迢趕來求學,起了惜才之心,拿了一個臨時號牌出來。
“謝謝先生!”楊賀大喜,朝中年人鞠了個躬,接過臨時號牌匆匆走進考場。
楊賀走進考場,解下背上的大包袱放在牆角,對著手中號牌入座,這時,考試還沒有開始。
楊賀坐下後,發覺自己雖然經過通融進入考場,卻依然無法參加考試,因為他沒有帶筆墨進場,他帶的是雕竹簡的刀。吳國全國書寫已經不用竹簡,全改成紙張了。
“這位仁兄,可否借在下一支炭筆?”楊賀只能向靠近他的一位考生借取。
坐在旁邊的考生年紀和楊賀相當,面目清秀,神情冷清,聽到楊賀跟他借筆,抬眼冷冷地看了楊賀一眼。
“額,在下剛剛抵達康城,未來得及準備,仁兄如有多餘,可否相借?”楊賀顧不得考生冷淡,依然厚著臉皮請求。
“給!”面目清秀的考生從布包掏出一支炭筆遞給楊賀,這種炭筆是吳國製造,這位考生也是到了康城以後才買了使用,他只買了兩支。清秀考生的囊中一樣不寬裕。
“多謝!”楊賀接過炭筆連聲道謝。“在下姓楊名賀,請問仁兄貴姓?”
“吾姓符名疇。”清秀考生良久之後,才低低說出自己姓名。
楊賀筆試透過,被北學院錄取後,跟北學院簽訂了一份協議,申請到了求學補助。楊賀之所以從魯國趕到吳國北學院求學,一是因為北學院有名士教導,楊賀在魯國是請不起名士。二是因為北學院會為學院提供生活費,可以讓楊賀學習時衣食無憂,他在魯國卻是無法尋求到資助,不但無法脫產求學,生活都有困難。
當楊賀從商人那裡得知,只要跟吳國的北學院簽訂一份協議,就可以無憂無慮進修,當即動了心思,跟宗親借了筆路費便往吳國都城趕來。跟北學院的協議只是畢業後得留在吳國工作兩年償還。
楊賀辦好入學手續,領到以後入住的宿舍號牌,拎起自己的大包袱去尋找宿舍。北學院的學生宿舍是兩人一間,當楊賀推開宿舍門時,發現自己的舍友竟然是借給他炭筆的符疇。
第132章
北學院用來做學子宿舍的院落群;原來是太子昭寵姬們居住的地方。院落中間是種植了各種奇花異草的小花園;院落三面是青磚青瓦的房舍;一面是進出的院門;院落裡十幾間精緻的房舍;被間隔成一間一間,每間安排兩位學子居住;一個院落基本可以安置二十多名學子。
“符兄,我們可真有緣!”楊賀進門一見自己的舍友是符疇,心中很高興。
“楊。。。”符疇比楊賀先到一步;正在整理自己的床鋪;眼前這個人,他只記得姓楊;叫什麼沒記住。
“在下楊賀,魯國人,今年一十有七。”楊賀將自己的大布包放到房間的空床上,對著符疇拱手重新介紹自己。
“符疇,東北郡人,今年也是十七。”東北郡是吳國從唐國手中取得的賠償土地,是吳國剛成立的一個郡,郡下百姓大部分是唐國人。
兩個少年敘過年齡後,發覺是同年,感覺又親近一些,各自報過出生月份,楊賀要比符疇大兩月,楊賀連忙改口稱呼符疇為符弟,而符疇則尊楊賀為楊兄。
“學院為學子準備的房舍真不錯,比吾家中房舍精緻多了。”楊賀本來以為,學院免費為學子提供的住宿不會好到哪裡,不想卻是帶著小花園的好房子。
“雖然房間精緻,不過住的人太多了。”符疇覺得,一個院落裡住二十幾人太多了點。
“人多才熱鬧,符弟,等我們將東西安置妥當,去隔壁拜訪下同窗才好。”
楊賀將自己的大包袱開啟,包袱中有兩套洗得發白的衣服和一雙打了補丁的布鞋。
包袱中除了這點可憐的衣物,其他就是竹簡。楊賀將竹簡取出,放到自己床頭一張書櫃上,每間宿舍裡,為每位學子配備的是一張床,一個書櫃,一張椅子。
“楊兄,疇正有此意。“符疇也正想著去跟同窗聯絡下感情。
就在兩人討論之時,從門外走進幾位年輕人,這幾位年輕人是二月份參加提拔考試被錄取進北學院的學子,他們已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