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2/4 頁)
石是從長河河道撈挖上來的。
“這陳理事怎麼三天兩頭往南埠跑?”一位面板黝黑的護衛問身邊臉上有麻點的同伴。
“定是想到咱們大人的知事府尋吃的。”麻子同伴回答得斬釘截鐵。
“怎麼會,他可是達城最大家族的族長,三天兩頭跑來見咱們大人,就為了到知事府尋吃的?”這黝黑面板護衛不相信。
“怎麼不是,去年這族長就常來找大人要紅薯,今年咱們山谷和南埠多了很多新鮮吃食,更把這位大人引得大熱天巴巴地往這裡趕。”麻子奴隸去年時常跟隨鄭鈺銘去南埠,親耳聽到鄭鈺銘威脅陳蒙,再討吃紅薯,今年就不給陳氏紅薯苗。
“嘻嘻,這些大人想討吃的吃食,我們經常享用。”黝黑護衛突然笑起來。
“噓!不要在外面亂講,範老師說我們要低調,要讓其他貴族老爺知道我們吃得比他們都好,肯定會責備我們大人的。”麻子奴隸馬上警告同伴。
黝黑面板是今年五月才被挑到巡邏隊的,跟外界打交道不夠謹慎。作為老隊員,麻子護衛有責任教導新同事。
黝黑奴隸一個激靈,雙目四掃,發現關卡旁除了隊友,沒有雜人,心才放了下來。這個面板黝黑的奴隸,是去年年底進的山谷,是鄭楚兩人在達城奴隸市場買的最後一批奴隸,自那以後,山谷增加的新成員除了達城大牢中的罪匠,其他就是跟山谷定了合約的外國平民。
鄭鈺銘對奴隸的信任度超過對那些定了合約的平民,像保護山谷和南埠安全的重任,都是選用奴隸。巡邏隊的職責很重,也很辛苦,但他們的待遇也是一流的。除了每月有四金工資,山谷中種植出來的新鮮蔬菜,總是優先供給士兵和巡邏隊隊員所在的食堂。巡邏隊隊員的日子,在吃穿上面,不比達城的小貴族們差到哪裡。
陳蒙斜躺在車座上,感受著馬車的飛速,自南埠到後坡的沙石路鋪好後,馬車每次行駛在這段路上,陳蒙的心就在飛揚,飛快的速度,讓他有種駿馬奔騰在草原的暢快。從車窗往外看,只見道路兩旁的綠樹唰唰往後退,這些樹木還沒有長大,一些樹種在達城地區不曾見過,據說都是從山谷中移植出來的。車窗外最讓陳蒙羨慕的是一一片片分割成塊狀型的水稻田,水稻田越多,說明南埠的水利建設建得越好。
後坡到南埠的道路修整以後,原來騾車要一個多小時的路程,現在只要半小時,快馬行駛的話只要十幾分鍾,陳蒙的兩匹馬拉的四輪馬車,速度跟快馬差不多,十五六分鐘後,馬車放緩速度到了村口,才到村口,就有個老頭攔在馬車前,行了禮後,遞給車伕兩個布袋,這兩個布袋是系在馬屁股後面兜糞的,防止馬兒在村子裡隨地拉馬糞。
“小老兒,這次偶家自帶了。”車伕拉住馬韁繩,沒好氣地拒絕。
老者歪頭看到兩匹馬屁股後已經繫著布袋,被車伕口氣頂撞也不生氣,只是朝著四輪馬車鞠了下躬,便跑回村口一棵大樹下坐好,眼睛再不看陳蒙的馬車,只是緊緊盯住大道,等待下一輛車輛到來。
老者五十出頭,這個年齡在這時空已經算老人,荒年是妥妥要被送山。南埠這兩年糧食豐收,家家不愁吃穿,對老人就不嫌累贅,老人吃得好,穿得好,身體反而比原來健康。
南埠缺少勞動力,鄭鈺銘就沒讓這些還能幹點輕活的老人閒著,除了南埠村的衛生包給老人打掃,還要向村人和外地人宣傳南埠的清潔衛生制度,保證南埠有個乾淨的生活環境。
對於那些進村的車輛,為了防止畜牲隨意大小便,老人要在村口蹲守,給進村的車輛發放兜糞的布袋。這些布袋不是白給,必需付錢,你如果不想買下,離開的時候可以退還給老者,老者會把布袋錢奉還。
南部村的衛生大隊成員一共有十幾名五十歲左右的老者,他們每個月可以從知事府領到兩金的工資。衛生大隊的老者很珍惜自己的這份工作,一是有收入,二是讓他們感覺自己對村子有用,不再是隻能浪費糧食廢物。
陳蒙剛到南埠非常不解鄭鈺銘的潔癖,但來次數多後,才發現南埠乾淨得讓人舒心,村子沒有骯髒的垃圾,沒有發臭的動物糞便,也沒有人隨地大小便,因為南埠村在顯眼的地方,蓋了兩間磚瓦更衣室,更衣室有兩個門,一個門上寫著男,下面畫了男子模樣的人影,一個門寫著女字,女字下是有著女性特徵曲線的身影。不遵守衛生規章是要被罰款的。
最近幾次,陳蒙從南埠回到屬地,總有種彆扭的感覺,只覺得自己封地上牲畜糞便發出的味道異常難聞,隨處大小便的平民很刺眼。陳蒙已經在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