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部分(第2/4 頁)
讓公子適心底的一點不好意思煙消雲散,他安安心心跟著老臣子回衛王宮向衛王覆命。
讓公子適沒想到的是,他和老臣子剛交完差離開,趙軒就派了使者,氣勢洶洶衝著衛王面前問罪,罪名是衛國公子侮辱了趙軒的寵姬,侮辱後還將那寵姬殺死掩蓋罪行,趙軒巡查回來發現寵姬屍體大怒,派使者來跟衛王討說法。
公子適雖然是衛王疼愛的小兒子,可是衛王在趙使者的怒火面前,連聲答應要將小兒子交給趙軒隨意處置。
衛王軟弱怕事,衛太子卻一腔怒意,不說趙軒所謂的寵姬不過是衛國送去的侍女,就是真是趙軒的寵愛姬女,也沒有因為一個低賤女人向一國公子興師問罪事情,趙軒這麼大動干戈欺人太甚。如若為了一個貧賤女子,衛國將自己國家的公子交出任由處置,衛國以後在諸侯國面前還有什麼顏面?在大秦還有什麼尊嚴?
衛太子和衛王在王庭上當場爭執起來,王庭的貴族們也分成兩派,各執一詞。訊息傳到後宮,衛王后怕小兒子會被交給趙國受侮辱,連忙派人傳信公子適,讓他先離開衛國到陳國躲避,等事情平息了再回王都。
衛王得知兒子逃出衛國後,低聲下氣地向趙國使者道歉,並許以許多金銀珠寶和美女賠罪,只請趙軒看在公子適年幼無知的份上原諒。趙國使者聽到公子適已經逃離,當場冷笑三聲,甩袖回軍營向趙軒彙報。
趙國使者徑直走了,衛王卻不敢將此事就此揭過,他還是讓老臣子帶了大量金銀珠寶,新挑選了八位美女,準備送去趙營向趙軒賠罪。老臣子帶著金銀財寶和美女的隊伍還沒有走出王都,趙軒率領大軍攻打衛國城池的訊息就傳來了。趙軒聲稱,衛王袒護自己兒子拒不交出,為了洗刷自己的恥辱,趙軒要攻下衛國國都親自搜查。
衛國王城堅守半月後城破,衛王率領王庭百官出王宮向趙軒投降,衛太子自刎於太子府。趙軍全面佔領了衛國。
公子適剛逃到陳國時,陳王還以禮相待,陳王庭的文武百官大都對公子適的遭遇很同情。但當趙軒滅了衛國的訊息傳來後,陳王庭一些百官的態度改變了。
一部分大臣覺得不能任由趙軒滅掉衛國,因為陳國跟趙國相鄰,趙國強大了會威脅到陳國,這些大臣建議陳王發兵幫助公子適復國,阻止趙國吞併了衛國後坐大。
一部分王庭大臣則持反對意見,他們認為,趙國國力比陳國強大,陳國要擊敗趙國,非舉國之力不可,為了一個犯錯的小國公子,陳國不需要付出這樣大的犧牲。對於趙國以後會更加強盛威脅到陳國,這些大臣認為不需要擔心。趙國不會因為吞併了一個小國家就變得天下無敵,到那時,陳國完全可以和楚國結盟共同對付趙國。陳國和楚國都是大秦六強之一,兩個強國聯盟,難道還怕一個趙國?
陳國王庭分成兩派爭論之際,趙軒派使者出使陳國,稱趙陳兩國向來友好,趙國對衛國用兵,完全是因衛王室之間的私人恩怨。趙軒在文書上再三強調趙國要跟陳國世代睦鄰友好下去,為了不影響兩國間的睦鄰友好關係,趙軒請求陳王將公子適交給趙國處理。
趙軒使者的到來,建議幫公子適復國的激進大臣在庭議中迅速處在下風,保守大臣們聲音高漲,附和趙軒文書內容的聲音越來越多。跟公子適交好的陳國大臣,連忙將訊息透露給公子適的舍人知曉。
“公子,我們得離開陳國,陳國不是公子的登身之所。”公子適的舍人建議。
“離開陳國?離開陳國還能去哪裡?”公子適眼睛通紅,陳王的母后是衛國公主,是衛王的姑姑,衛王室跟陳王室有姻親關係。
“我們去楚,楚國跟趙國向來不對付,公子去楚避難,想來楚王會歡迎公子的。”既然不能指望姻親保護,就只能投靠敵人的敵人。
趁著陳國王庭還沒有爭論出結果,公子適和自己的追隨者偷偷出了城,一路往南直奔楚國。
無論是公子適在選擇逃亡之國,還是陳國國主和大臣尋求聯盟準備將來共同抵抗趙國,他們誰都沒有將吳國放在挑選範圍之內,在他們的眼裡,經過戰亂的吳國不再是一個強國,僅是個自保都艱難的病弱國家。
被周圍諸侯國認為元氣大傷,自保都艱難的吳國,駐守在瞿城的邊防軍卻異常頑勇。趙軒帶領大軍撤離吳國邊境去攻打衛國王都之時,衛青領著兩千騎兵,不聲不響拿下了衛國邊防城池,佔據了衛國通向吳國邊境的咽喉。
趙軒吞併了衛國後,得知咽喉口失守,連忙調動一部分大軍返回,想奪回失地。這時,老天再一次幫了吳國,從北方來的寒流再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