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部分(第1/4 頁)
“東家,來王都報名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了,不要一個月,吳國就可以招募到上萬人馬。”一個頭上戴著皮帽的夥計靠近看起來是貨物東家的商人低聲嘀咕。
“吳國這是拼死要跟我們趙國決戰啊。”貨主模樣的頭目陰沉著臉。
“東家,又出來一隊往瞿城運糧草的貨車。”戴皮帽的夥計將自家的馬車往路邊趕了趕,他們是趙國設在吳王都的密探,每天趕著馬車出城只是要摸清吳國向瞿城邊境運送多少糧草,以此估算吳國會派多少人馬趕赴邊境跟趙國作戰。
與趙國密探慢悠悠的行進速度不一樣,從後面超上來的十幾個騾車馬車組成的商隊行走很急,隊主騎著馬跟在商隊後還連聲催促:“大夥加把油,快點送到目的,我們也許好趕回過個年。”
“東家,我們知道!”坐在馬車上趕牲畜的夥計高聲回答,這趟押車報酬豐厚,趕在年前送完貨回家的話,大家都可以過上個富裕年。
“這位東家,瞧你們風風火火的,是要把貨物運到什麼地方?”戴皮帽夥計笑著和車隊隊主搭訕。
“自然是運到該到的地方。”車隊隊主商人神色警惕,他負責押運的這趟貨物簽過保密協定,不能告訴外人車隊運了什麼,要運到哪裡。
趙國密探頭目見車隊隊主一副戒備模樣,連忙給戴皮帽的手下使了個眼色,戴皮帽的夥計立刻住口不再詢問。
等到車隊走遠,趙國密探頭目才嗤笑一聲。“地上車輪痕跡很深,貨車上裝載的肯定是糧食那樣的重物,這種難行路的天氣還往北去,不是給瞿城送軍糧,是什麼?”
吳國這種要準備大戰的現象已經有半個月之久,早在十天前,西侯凌晨賓天后,密探頭目立刻派人往趙軒那裡送去所有情報,當時遞送情報還有點忐忑,但接下來連續觀察到的情況,讓密探頭目慶幸自己遞迴的情報準時。
北城樓上,黃鐘正注視著慢慢行走的趙國密探商隊,這個商隊,每天喬裝打扮成各式商人,早晨出城,晚上回城,就在北城門外的大道上觀察過往情況。
黃鐘對楚朝輝大張旗鼓招募士兵的意圖有所瞭解,但對楚朝輝用優厚報酬僱傭商人向王都北部大道運送貨物有點不解。商人們運送的貨物並不是要運到瞿城,而是運到要修建驛站的地方,車上密封的麻袋裡不是糧食,只是磚石,是建驛站的建築材料。
“哎,也不知道大將軍這樣做是為了什麼,王城裡的廢棄青磚和石料不多了啊,也不知道能夠讓商人們再運幾天。”
第118章
西侯薨逝後;鄭鈺銘除了上書秦天子,還代表吳國王室先向周圍諸侯國國主發去訃告,五天後,西侯飯粱含璧小殮。大秦喪葬禮節;諸侯五日小殮,天子七日小殮。
西侯小殮之時;太子笙撫屍捶胸頓腳痛哭;幾次哭暈;鄭鈺銘擔心太子笙悲痛過度太傷身體;不得不讓姜圭配置了一點助睡眠的藥物,騙太子笙服下保證身體得到休息。
西侯薨逝八天後,一隻信鴿在天黑時飛進了吳國王都康城的總理事府。
“哈哈!趙太子派使者來弔唁了。”楚朝輝手中是衛青從咽喉口城池用信鴿傳來的訊息。
趙國的密探送信給趙軒,翻的是小路才能繞過了咽喉口。派使者來吳國弔唁卻不會偷偷摸摸翻小路,走的是大道,得正大光明地從衛青控制的咽喉口透過。衛青放使者入境後,連忙飛鴿傳信給楚朝輝知曉。
西侯小殮後,要過二十一天才會下葬,在這期間,太子笙繼位,成為吳國新國主。周圍得到訃告訊息的諸侯國會派使者來王都弔唁薨逝的西侯,同時恭賀吳太子繼承王位。對吳國有善意的諸侯國,透過這種儀式對吳國表達善意,也是承認吳國新王的政治表達方式。現在趙軒派使者來吳國弔唁,發出的就是和平資訊,趙軒透過這種方式告訴吳國王庭,趙國無意和吳國為敵,至於怎麼達成和平,來弔唁的使者自會跟鄭鈺銘談判。
楚朝輝將密信字條放到鄭鈺銘面前,轉身倒在旁邊的軟塌上,他這段時間可盡表演對趙發動全面戰爭的假象,終於有了成效。衛青送來的密信,讓楚朝輝一直吊著的心落了地。
“你可以不用繼續徵兵了吧?”鄭鈺銘看完,用一支炭筆在白紙上塗寫。
本來楚朝輝徵新兵的計劃是要分幾批進行,原計劃明年最多招收一萬新兵入伍。可現在為了給趙軒錯覺,楚朝輝只能大張旗鼓的招兵。因為當兵的待遇和福利吸引了許多平民百姓,王都兩處招兵報名處天天爆滿,即使招收士兵的條件一再苛刻,徵兵處還是招收了六千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