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部分(第1/4 頁)
“今年好似比去年還冷。”趙軒憂心,去年冬天提前,今年一樣提前,只是今年的溫度比去年還低。
“明年春收又要減產了嗎?”趙王已經好幾年不問政事,不過問,不代表他不知道。
“今年麥子趕在風雪降臨前撒下,下雪前小麥已經出苗,小麥只要出苗就怕大雪覆蓋,明年收成不會大減。”
趙軒去年就一直注意吳國的文匯報,那張報紙大部分都是文學方面的內容,不過天氣農事等方面都有涉及,趙軒發覺,報紙上的天氣預測和農事小知識,對趙國一樣有用。當即要求在吳國的趙國密探,新報紙只要出爐,就立刻買了快馬送回趙國,一般五天時間,趙軒就能看到新報紙。
今年趙軒一看到公孫盤的天氣預測後,馬上命令各地趕秋收,趕播種,趕在寒流來臨前播下麥子,麥子出苗不怕大雪凍傷的知識,就是從文匯報的農事小知識上得知,田地可以沃肥不論耕的方法,也是從報紙上得來,只不過趙軒下發的政令不能立刻讓趙國百姓知曉,今年趙國田地沃肥種植還不是主流,依然是輪耕方式。
趙軒看著兒子滿意的點了點頭,去年趙國受災,有賴趙軒下令在各地興建的水利工程,災情緩減許多,趙國百姓比周圍的諸侯國要好過得多。
“軒兒,對世家權貴不可太過壓制。”
“孩兒明白。”趙軒明白這是有權貴到自己父親面前告狀了,去年有災情,許多私田多的貴族請求減免田畝賦稅,趙軒沒有應允,那些貴族私田上的水利灌溉比平民要好得多,他們私田並沒有平民田地減產的多。這些權貴很不滿,告狀告到趙王這裡,現在趙王發話,趙軒不得不重新思量,貴族們的賦稅多少得減免一點。
“邊境的大軍撤回吧,只要禁止吳國奢侈品進趙就可,不需要封殺吳國一切貨物。”趙王將銅爐往上挪了一下,這銅爐中的特製煤快用完了,可是趙軒派重兵駐紮咽喉口邊境,不許吳國和其他諸侯國商人進入趙國邊境經商,趙國的商人,也只允許從吳國購買一些必須品回趙販賣。
“父王,再不封殺吳國貨物,趙國危矣!”趙軒突然咬牙切齒。
“哦,為何如此?”趙王一驚,坐直身體。
“孩兒禁止奢侈品進趙,怕的是趙國財富外流,可是吳國不向趙國兜售奢華貨物,卻一樣掠奪趙國財富。”趙軒環顧自己父親的寢宮,越發覺得自己舉措正確。
“有這麼厲害?”趙王緊皺眉頭,不過都是一些小物件,會將趙國財富都搶走?
“父王,您看這宮中,絕大部分用品都來自吳國,不但父王宮中如此,孩兒府中也是如此。”趙軒說到這裡,心情沉重。“那些王庭重臣也是如此,即使是平民百姓,也追捧吳國貨物。”
趙軒想不明白,一個吳國怎麼能製造出如此眾多、如此稀奇古怪又吸引人的東西,從衣物到鞋襪,從各種小吃乾貨到各種果酒(這裡的果酒是南埠果酒,吳國咽喉口種植的水果還沒有結果),從胭脂到香皂,從紙張到油燈,這些東西趙國都無法制造,就連火石,都被吳國所謂的火柴取代,那種火柴只要取一根小棍子對著砂皮紙擦一下,就有火花出來,太子府已經棄火石而用火柴。
“吳國用這些東西換走趙國的金銀珠寶,去年一年,光咽喉口邊境收的過路稅就有三十幾萬金,從過路稅可知,趙國已經流出多少財富!”當咽喉口邊境關卡官員沾沾自喜的向趙軒報告成績後,趙軒大驚。派人去熱鬧的咽喉口調查後,果斷派重兵進駐那裡,阻攔吳國貨物入境。
“不是有許多商人只是經過趙國,他們的貨物是到天子都去販賣的嗎?這樣的話,從關卡經過交稅對吾趙有利啊。”趙王想起家中有族人經商的大臣曾如此辯解。
“哼!可惜吾趙子民太愛吳國貨物,那些貨物絕大部分被吾國子民買下。”趙軒的寵妾嬡姬就是對吳國貨物非常推崇的一個,趙軒在查明趙國鉅額金銀流向吳國後,嬡姬的愛好讓他發怒,太子妃乘機尋事處置了嬡姬。
“唉,既然如此,孤帶頭不用吳國貨物。”趙王說到這裡,將手中銅爐猛地推到地上。
“父王。。。,是孩兒不孝,累父王不得享受。”趙軒凝望著自己父親感動。
“太子!切以吾家社稷為重,趙氏子孫,當得如此!”趙王蒼老的手輕拍兒子。
“孩兒定不負父王厚望。”
趙軒和父親交談時,楚朝輝和鄭鈺銘商量對策。
“看來趙吳間得來場戰爭解決貿易爭端。”楚朝輝向來信奉拳頭說話。
“能不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