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部分(第1/4 頁)
趙文宰摸摸了鬍子點頭:“估計是真的,吳國老將軍穎氏一族帶著虎賁都投奔過去了,落雁知事的公子身份應該不假。”
在趙文宰的印象裡,穎氏一族對吳國最忠誠。鄭鈺銘如果沒有王室血統,驃騎大將軍根本就不會呆在那裡。
“身份應該是千真萬確,因為吳王的叔侯帶著封地百姓投奔過去了,落雁知事如果不是吳王族血脈,西侯怎麼也不會去投奔。”西侯投奔蔚山和蔚山道口大捷,都是趙軒才收到的訊息,趙文宰和趙武宰都不知道。
“太子,這公子明手上實力好像很強大啊,吳國下任國主估計就是他了。”趙武宰很佩服蔚山以少對敵取得大勝。
“沒到最後一刻,什麼都不好說。”趙文宰還是摸著他的鬍子慢言慢語。
“不錯,不到最後一刻不能下結論。”趙軒盯著案几上的地圖沉思,漪姬手上還有實力,又有高大堅固的康城依持,吳國的最後勝利者是誰現在還不可以下定語。
趙軒希望吳國戰況不要一面倒,也不要太快結束,最好打得兩敗俱傷,在吳國元氣大傷時,趙國即使不能搶奪到吳國的城池,也可以趕在吳國恢復元氣前將衛國吞併。
就在趙太子對吳國和衛國垂涎三尺時,漪姬正在王宮內宴請兩位貴婦。
“兩位夫人多多用膳。”漪姬一身金絲鑲嵌的黑色深服,雍容華貴,滿臉笑容,她面前坐著的是南司馬和東司馬兩位的正夫人。
“謝王太后恩賜!”南司馬伕人和東司馬伕人畢恭畢敬的行禮道謝。
“兩位將軍在邊境保衛國土,辛苦異常,大王要派人前去慰問,兩位夫人可以寫了家信讓慰問使者帶去。”漪姬臉上笑吟吟,心裡卻在詛咒東司馬和南司馬。
討伐蔚山的五萬大軍全軍覆沒,王都只剩一萬多士兵,兩萬的輔兵。王都康城的安全岌岌可危。蔚山大勝後,觀望的封主立刻旗幟鮮明的站到鄭鈺銘一邊,漪姬無法從封主那裡得到兵力,而達城周圍也拉不到壯丁,輔兵也不能補充。漪姬無奈之下,只能請唐國主退兵,讓邊境的虎賁回都保駕,不想唐國主假意退兵後,等邊境吳軍一撤,立刻領軍入侵,大軍目標直指吳國東海之濱。原來唐國主怕漪姬戰敗,自己竹籃打水一場空,想趁著吳國內戰,先下手為強,自己先佔了東海之濱再說。
東司馬和南司馬本來就準備兩不相幫,蔚山大捷後,兩位司馬心中的天枰傾向了鄭鈺銘這裡,接到漪姬搬師的命令後,礙於親族都在王都,表面上遵守命令撤軍,可是回師行軍卻磨磨蹭蹭,走一步,息兩下,半個月的路程堅決要走上半年一載。得知唐國大軍入侵後,兩司馬立即停止磨蹭行動,一邊帶著大軍迅速去阻截侵略者,一邊向王都送回戰報。
“這”東司馬和南司馬伕人面面相覷,她們有渠道可以跟丈夫傳遞訊息,不用漪姬這麼殷勤。
可是侍女已經在她們面前鋪上了紙墨,兩位司馬伕人只能硬著頭皮寫了些家常話。
“來人,帶兩位夫人去側宮休息。”漪姬滿意拿起家信,吹了吹信紙上未乾的墨跡。
兩位司馬的家人已經全部被帶到宮中軟禁,這封隨著慰問侍者一起去的書信,就是對兩位司馬的最後通牒,相信東司馬和南司馬見到自己的妻子的親筆信後,應該明白這後面意味著什麼。
如果兩位司馬不想落得跟北司馬一樣滅門的下場,相信他們會帶著大軍立刻搬師。
100章
東司馬和南司馬接待完慰問使者;看過使者交遞的家信後,兩人臉色立刻愁苦起來。
“真的要班師回朝,將虎賁交給奸妃嗎?”東司馬現在已經對漪姬不客氣了;直呼她為奸妃。
“當初大王再三交待你我要將唐軍拒於邊境之外;我們怎麼可以不完成大王遺願!”南司馬嘆著氣搖頭。
東司馬和南司馬是吳王一手培植出來的,向來對吳王唯命是從;不是吳王,誰都命令不了他們。這也是漪姬要用計將兩司馬調離王都才敢發動政變的原因。
“可是奸妃將我們倆滿門都軟禁在了王宮;這是明明白白用他們威脅你我啊。”東司馬痛苦的將頭盔拿下;兩手開始亂抓著頭髮。對吳王的忠心跟親情在他心底交戰。
“我們不能回去。”南司馬突然語氣堅決起來。
“不回去?”東司馬抬頭看向同僚和好友,臉色遲疑。
“原來是為了大王的遺命和家族不能回去;現在為了大王的遺命和家族更不能回去。”東司馬好似下定決心。“我們回去了肯定得交出兵權;交出兵權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