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部分(第3/3 頁)
可惜在鎬京周圍的諸侯國國力都不強,誰也不敢出兵幫助贏翟。等到吳國得知訊息準備發兵,鎬京已經被戎人攻佔,贏翟帶著贏氏王族上百人在祭祀臺自焚殉國。
贏翟臨危前對不肯發兵的諸侯痛恨萬分,他唯一有好感的只有吳國。因為吳國即使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霸主,對他這個天子卻一向尊重,年年送來貴重貢品,吳王笙和鄭鈺銘年年有問候書信。
知道不能保全社稷後,贏翟將九鼎藏起,吩咐親信給吳國送信。贏翟將九鼎留給了吳國。
吳國兵馬趕至鎬京,將戎人趕殺出西關口,從王宮御池起出九鼎。這一年,趙軒開始為吳國效力。
吳國得到九鼎的前一年,楚國老君王剛剛駕薨,因為他生前沒有指定王位繼承人,楚王的六個兒子開始爭奪王位。經過半年之爭,嫡長子珥聯合三弟坐上了王位。
既然天子都沒有了,楚王珥索性自稱天子。見楚國如此,陳國有樣學樣,也自命為天帝。一些中小諸侯看了心動,膽大的跟從自立之風,膽小的暗地稱帝。
見諸侯一個個都自稱天子,吳國亮起了九鼎,宣稱吳國才是大秦社稷繼承者。命令各諸侯取消天子稱號,向吳國臣服。
楚王珥才當了半年天子,還沒過夠天子之癮,第一個跳出來反對。向來老實的陳國國君跟從,兩國結成聯盟共同對抗吳國。
吳王笙十年,吳國對楚陳用兵,半年後,吳國拿下楚陳。吳王笙十一年,吳國對北方諸侯各國用兵。許國國君明智,他知道保不住許國,索性跟吳國談了筆交易,他將許國以一百萬金元的價格賣給吳國,自己帶著王族遷居到了康城,做起一個不愁吃喝的富家翁。
有許國開頭,賤賣自己國家的諸侯越來越多,只是他們的國土面積太小,按照許國國土面積比例計價,這些小諸侯並不能得到多少錢幣。
吳王笙十二年,吳國統一了大秦。這一年,吳國改國號為華漢,史稱華漢帝國,吳王尊稱為大帝,國民被境外人士稱為華人、漢人。王庭機構改革,大帝之下設立了總理和大元帥,分出了立法和執法機構。鄭鈺銘是第一任總理,楚朝輝是第一任大元帥。
大帝元年被定為紀年的起點,到了後世,這種紀年被整個星球採用。
大帝十年,也就是公元十年,鄭鈺銘和楚朝輝兩人雙雙辭去公職,回到了銘輝山谷,專注於學術著作。接替鄭鈺銘總理之職的是趙軒,大元帥是衛青,霍思中是副總理。
華漢的政府機構首腦除了大帝世襲,其他官員都是各界推選,因鄭鈺銘和楚朝輝任期沒有超過十年,政府首腦任期便以十年為最長。
大帝三十一年,帝后因病去世,大帝悲痛過度,當年尾隨而去。王儲始繼位。鄭鈺銘跟楚朝輝兩人被始帝尊為聖人。
始帝繼位六年,銘輝山谷忽然發生爆炸,人們趕到時,山谷別墅被炸成廢墟,問清山谷民眾,才知道鄭鈺銘跟楚朝輝帶著一群手下和木頭,乘著五艘巨船出海了。
自此,人們再未在大秦看到鄭楚身影,只有遠航的商人說起他們曾在海上遇見二聖,二聖變成了傳說。
百年後,人們祭祀開始放上兩聖牌位,而為華漢鞠躬盡瘁的趙軒被尊為亞聖,也在祭祀上佔了一席之地。
更多精彩,更多好書,盡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