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第2/4 頁)
了,就可以賣出去了,中間賺差價。以前我還覺得我二姐嫁到生意人家那邊不好,現在想一想,也沒有什麼不好的,如果連飯都吃不飽了,還在乎那些有的沒有的,那真成了笑話了!”
只要是正道賺錢,有什麼可怕的?又不是欺男霸女,或者是搶錢,咱們正大光明的賺錢,這有什麼不可以的?
周慧讓杜榆也分紅,除了杜榆是她好友外,也是有自己的考慮的。她爹以後不管是中了進士,還是沒有中,都是沒有兒子的,到時候萬一她爹不在了,這做生意的時候,就沒有人庇護,或者說,靠山就倒了。
那時候不光是她,就是她二姐們,也不容易。
而杜榆他們家,眼看著都是讀書人,不說別的,杜榆的大哥現在都是童生了,以後至少也是個秀才,還有她大表哥,現在已經是秀才了,這些以後都可能能當成靠山的。
不要說她自私,她沒有做什麼違法的事兒,也就是想找個心裡安慰,到時候真有啥困難事兒了,也能請人幫幫忙。
對於這方面,杜榆也是明白的,就是她爹都知道這個道理,不過杜有忠並沒有反對,對於官場上來說,這不過是再尋常不過的一件事兒,自己女兒一年到頭,在這方面能賺點錢,也不錯,姑娘家有自己的私房錢,手頭上才寬裕。
何況,周教諭他們家的人品行都不錯,真正的大事兒,他們也不敢犯。
他們家是不能做生意的,當然,可以聘請一個掌櫃的,當成明面上的東家,然後在外面做生意,可是現在杜有忠的精力都在外頭,這方面都不用想的。
臘月二十三,縣衙裡一封印,杜榆他們就準備回家了,不過,杜有忠準備的是,明年把縣試的事兒,弄完了,就辭了這個訓導的官,直接住到雲陽縣了。
雲陽縣當初有人送了個四合院,打掃打掃也能住人。
這兩年在青陽縣,杜有忠見到官場上的人也多了起來,比以前要更瞭解官場上的規則。
他想的是,明年,有胡鑫要鄉試,自己後年開春也要赴京去參加會試,所以要靜下心來,好好的準備這些事兒。
在青陽縣,他也沒有拋開書本,平時也會教生員們,所以學問上是沒有丟。
不過和楚院長的書信往來,也決定了,要在雲陽縣好好的帶著,去京城赴考,可不是說走就走的事兒,得和楚院長好好的商討商討。
所以在臘月二十三以前,杜有忠就和魯縣令提出了這個事兒,魯縣令倒是挽留了一番,卻沒有強制的不讓人走。
畢竟,縣學的官位很多人都盯著呢,走了一個,還有別人都想著進來。
魯縣令也可以給別人賣賣人情。
而周教諭卻沒有那個打算,他也不想去京城赴考了,畢竟從他有了功名後,自己的族人的那幅嘴臉,真要成了進士了,更是拿規矩來說事兒,非要逼著自己過繼了。
現在他們的日子也過的挺好的,周教諭也是為妻子著想,真的中了進士,當了官,到時候一看他沒有兒子,上官絕對會塞人過來,不接受,那季氏妻子的不是,是她不想給周家留個香火了。
再說,他現在萬事足已,最小的女兒都已經定親了,這個小女婿,看著也是有出息的,他就守在這裡過吧。
況且,周教諭也不是沒有去京城考過,只是一趟下來,得花好幾百兩的銀子,就是那樣,都很多時候中不了。他也實在是怕了。有些人一輩子都去考,一輩子都沒有中呢。
先不管周家如何,杜榆他們在回去的路上,第二天就下起了雪,好在不大,就是趕車的車伕身上都落了一層雪,他們把蓑衣都穿上了。到了客棧的時候,必定是要喝幾口酒,因為酒可以讓身體發熱,才不至於那麼冷。
賺錢不容易啊,就說這些車伕,為了賺錢,不管颳風下雨的,都這樣的堅持下去,沒有個堅強的毅力,那是不能成的。
到雲陽縣的時候,楚家的人就在等著了,直接讓車伕先回去了,他們派了人送杜家的人。
楚家自己的馬車也多,加上還有給杜家送年禮的,這浩浩蕩蕩的弄了六七輛的馬車。
村子裡一看這個架勢,不用猜,就知道是杜有忠杜舉人他們回家去了。
不過這一年比一年,杜舉人的排場越來越高啊。
東西卸下來,快擺滿了一個院子了,東西是啥都有。吃的穿的,玩得,喝的,楚家送的東西,楚家的僕人會送上一份禮單。放完了東西,一點兒也沒有停留,他們就回去給主子交差去了。
這東西里面還有一堆皮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