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第2/4 頁)
見一次打一次。
杜老爺子就這個事兒,還勸了齊氏,“你看這事兒弄得,以後別讓榆兒去寫字賺錢了。”
“放屁!我們這光明正大的,不偷不搶,幹啥就不能?也就是你那個姐姐,別人都不坑,就坑自家人!這樣的人,我這一輩子就見到她這樣的了!”
杜老爺子被打敗了,齊氏雖然這麼說,但是還是怕沾惹上什麼陰謀詭計,可是隨後一直很平靜,就把這事兒給丟在了腦後。
☆、54 天上掉餡餅了
這件事更堅定了杜有忠去參加縣試的決心。
如果自己身上有功名;那麼老姑母也不會這麼欺負上門;隨便一個施捨都覺得能把自己的女兒帶走。
不過這事兒他還是想瞞著家裡人,畢竟他娘不是那麼好說服的。
上次胡大舅過來,已經把銀子借給了他,看著日子差不多了,杜有忠說要去縣城去一段時間。
杜有忠這麼大的人了;以前一直是在鎮上幹活兒,所以大家都不擔心他出門在外會怎麼樣。
齊氏還以為自己的大兒子是想在縣城找工作,或者是已經有了眉目了。還從自己攢的錢財裡拿出了一百文給了杜有忠;讓他作為生活費用。
“找不到就回來,咱們家裡吃好是不可能;但是卻不會餓著肚子。你彆著急,你有這一身本事;肯定有用得到的地方!”
胡氏也準備好了杜有忠的衣物,大郎和二郎,還有杜榆,對自己的爹都依依不捨的。
“沒事兒,我很快就回來的,你們甭擔心,在家裡多幫家裡幹活兒,還有大郎,你是老大,幫著照顧弟弟妹妹,也別把書給拉下了,每天堅持看!爹回來是要檢查的,二郎也是,不能丟下了,不然我回來是要打手板的。”
這個時候,沒有啥農活兒,杜有忠不希望兒子們天天都瞎跑。
“爹,我也會跟著哥哥們好好寫字的。”杜榆保證道。
“好,那我回來也檢查榆兒的。”杜有忠對女兒很寬容。
杜有忠走了,進入了二月,真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野菜也沒有出來,聽說由於去年的乾旱,很多山裡那邊的人都是顆粒無收,都出來逃荒了!
山裡本來地勢就高,平時水就少,這一大旱,簡直就是沒有活路了,尤其這青黃不接的時候,更是要人命。
縣城外面都有一些逃荒的人集聚在那裡,好歹是有縣太爺讓人看著,還設了粥鋪,接濟接濟。但是這也不是一回事兒,更多的人是去各個村子鎮子裡,行乞丐之事。
杜榆發現他們楊柳村就來了好幾撥來乞討的人,穿的還是厚棉襖,不過這棉襖都很破了,拖家帶口的,他們家都給過好幾次。
這一天,又有一家子上門來乞討,齊氏雖然厲害,不過見到這些人,也是覺得可憐的,畢竟能過的下去,誰樂意這麼低聲下氣的去當乞丐?
他們家粗糧還是有的,這時候給弄了好大一碗粗糧飯,那領頭的年歲大的人只說這家人心善。
齊氏忙道:“你可別這樣說,我這也就是對你們只一次,你要是下次來,我可是啥都沒有。你們不容易,我也不容易。”
“誰說不是?都不容易啊,我們那邊連樹都枯死了,糧食就更不用說了,最開始我還種了幾畝,結果全都乾死了,這一年的收成都打水漂了,總不能全家都餓著肚子吧,把家裡值錢的東西都賣了,勉強熬過了冬天,但是家裡連床都沒有了,到了開春,實在是沒有糧食了,只能帶著一大家子過來討飯,不然總不能大家都餓死吧。”說起來都是淚啊。
“我們那屯裡,還有人為了活下去,把兒女都給賣了的,可是我咋能這樣呢,好不好的,全家都在一起,也不是當那個奴才。”這人繼續說道。
他是看這家子的條件還可以,自己有個外甥女,家裡人都沒有了,跟著他們也吃苦,如果可以,他想把外甥女嫁到這家裡來呢。
也是因為這家人還很心善。所以他就是在慢慢打聽,想問問情況。
齊氏覺得這人問的太多了,雖然她一把年紀了吧,可是老是這麼說著,也不像話,就道:“我說,我家裡還有事兒呢。”
“哦,哦,我們這就走。”那人咬了咬牙,對齊氏說道:“你們家有沒有沒有成親的兒子,說實話,我有個外甥也是到了嫁人的年紀了,人才不錯,我沒有別的意思,只要能管著她吃的就成,她幹活兒也利索。”
“啥?你說啥?老頭子,來了個神經病,你快點出來,幫我趕走他!”齊氏忙喊道。
家裡幾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