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第1/4 頁)
大家只管是聊天,聊著聊著,就說起了荷花奶奶偷稻穀的事兒,然後就是一陣猛批,說出來了,大家的心情更舒暢了。
大郎和二郎還說了書院的一些事兒,其實這邊對他們在書院的日子也挺好奇的,問一問也沒有什麼錯。
“行了,都洗洗睡吧,老大你們明天就要走,別耽誤太長時間。”齊氏發話了,大家都去各自洗漱忙活去了。
杜有忠他們八月十七才上課,但是齊氏覺得吧,還是八月十六早早的趕回去,起碼回去了,也有時間能好好睡一覺。第二天才更有精力嘛。
杜榆和胡氏自然是要跟著的,齊氏本來還想留著杜榆在家裡,好歹也能給她搭把手,不過想著兩個懷孕的兒媳婦也不能太嬌貴了,又不是少奶奶,幹啥都不能幹活兒了?
所以還是讓杜榆走了。
並且這次讓杜有忠他們帶了好幾袋子新米,吃的都用自家地裡的,也能省不少錢呢。
等杜榆他們回到了錦溪書院,碰到了好幾撥也是回家過中秋的人,比如閆秀才,楊秀才他們,也都是帶了很多東西回來。
大家見了都笑了,這真是殊途同歸啊。
這幾天杜榆他們一家子不在,但是等他們回來後,卻又杜有忠的學生們帶著東西上門了。
八月十五中秋節是一年中重要的節日,尊師重道也是這個時代的美德,趕上這中秋節的時候,很多學子都會讓家裡人準備東西,孝敬先生。
杜榆家裡這幾天都是學子們親自過來,送的東西各種各樣,月餅嘛,節日已經過了,就不用送了,送的都是各色點心,而且都是縣城有名的點心鋪子做出來的。
還有水果,魚鴨等物,果然,能在這錦溪書院讀的起書的,家裡都有一定的底子,當然,也不說錦溪書院只收有錢人家的孩子,資質高的,家裡貧窮的,有時候還會減免了束脩。
但是大部分都是讀的起書的人家,杜榆家裡這幾天也留著學生們吃了飯,很是熱鬧。
杜榆也大廳出來了,這縣城米家到底是個啥樣的人家。
在縣城的米家呢,不算是咋樣,不過呢,他們有本家在京城,好幾個都當著大官呢,因為這樣,就是縣太爺也對米家很是客氣,米家相當於雲陽縣的貴族了。
對杜榆他們這樣的小老百姓,米家算的上是大富大貴人家了。就像俗話說的,捏死你跟捏死一隻螞蟻一樣。
杜榆不認為他們能有什麼交集,也不是刻意打聽,而是偶然聽到的。
只不過老姑奶奶竟然和這米家有關聯,真的是出乎杜榆的預料。
要知道老姑奶奶只是一個商戶人家,和米家這種貌似官宦人家還是縣城裡的,根本就沾不上邊吧。
這麼說吧,老姑奶奶在他們鎮上,還算的上是土豪,可是到了縣城裡,縣城裡的土豪級別是他們仰望都要仰望不到的,該不會是人家米家根本就不認識老姑奶奶吧。
這天,杜榆他們這邊來了個不速之客,竟然是上次的那個陳玉兒,她怎麼來了?
要說杜榆對這個陳玉兒沒有什麼好印象的,小小年紀,就被嬌慣成那個樣子,說話就瞧不起人。
她這樣的人怎麼會來他們這裡?而且那位老姑奶奶沒有過來,這可是奇了怪了的。
自家爹中秀才的時候,陳杜氏是上門來慶賀了的,不像第一次那樣,端著個架子,反而變得‘和藹可親’了。
這次陳玉兒帶著幾個僕婦就過來了,下車的時候,還有些不情不願的,不過看到杜榆勉強扯出了個笑容,喊了一聲,“榆兒表妹。”
人家都主動上門了,也只是個小姑娘,也不可能把人給趕走,胡氏心裡也納悶呢,這個嬌小姐怎麼來他們這邊來了。
好在跟著的也有年長的人,不知道是不是陳玉兒的奶孃還是誰,反正陳玉兒就端坐著,不和杜榆說話,他身旁年長的僕婦笑著給胡氏和杜榆行了禮,然後說道:“表舅太太,因著我們老太太過幾天就要來縣城,知道表舅太太和表舅爺在錦溪書院這邊,所以就先派了我們小姐過來這邊,和親戚們親近親近。”
這話的意思就是說,先要讓陳玉兒在他們家住幾天,然後等陳杜氏來了,給接回去。
這樣一聲招呼不打的,就把人給弄過來了,實在是煩人。
而且陳玉兒未必樂意住在他們這裡,畢竟這裡的條件也不算怎麼好。
胡氏忙道:“家裡就這麼幾間房,你們家小姐是從小錦衣玉食的,在我們這裡住,咋能住的好?我看還是算了,能過來看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