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3/4 頁)
還有就是因為天旱,縣裡也請了龍王,這些費用都是縣裡的富戶出的,可是大部分都進了縣太爺的口袋裡,最後被朝廷派來送糧食的官員給查了出來,直接就給擼了官職。
杜榆心道,這位縣太爺不會是因為把朝廷給的糧食都給貪汙了,所以才會犯事兒的吧,畢竟前面的那幾個事兒,每一任的縣太爺都或多或少有的。
要不然就是有人故意要整他這個人,或者他的派系倒黴了。
當官真的需要謹慎那,一個不慎,就是很嚴重的後果。
這縣太爺下臺了,對老百姓有什麼好處?反正對杜榆他們楊柳村來說,好處還是有的,就是多了一臺水車,原來新的縣太爺,用了那舊任縣太爺貪下來的錢,給做了十來部水車,然後又有各個鎮上的有錢人家,看著新縣太爺這麼的愛民如子,也捐了錢,這樣算下來,楊柳村因為人口還是比較多的,所以竟然也得了一臺。
新水車安裝的時候,全村大部分人都去看熱鬧了,心裡的喜悅是不言而喻。要知道有了水車,就能把河裡的水給車到小渠溝裡去,再也不用那麼麻煩的一桶一桶的去挑水了。
而里正秦德才為了防止大家起鬨搶這水,就已經安排了人,按照田離河水遠近的距離開始了排隊放水。
如果誰要是中間不服氣鬧事兒,那以後這水車的使用權就沒有他們的份兒了。
這天是輪到杜榆他們家,家裡的人都去踩水車,看著那水給車到該去的方向,杜榆覺得這水車真是神奇。
水車來了,也緩解了大家的壓力。
不過畢竟河裡的水比以往少了一半都不止,也不指望收成和往年一樣了。再幹下去,就是水車也不管用了,因為如果河裡的水都幹了,這水車就無用武之地了。
不過,杜榆和大郎還有二郎,倒是有了一個新發現,河水裡那石頭縫裡,竟然有螃蟹,雖然很小,但是卻比沒有強是吧。
以前水大,不能翻石頭,如今水淺了,一翻裡面好幾個螃蟹。
這還是杜榆無意中發現的,所以找了大哥和二哥去翻石頭。
要說這螃蟹吧,雖然有兩個大鉗子,但是隻要把這兩個鉗子給按住了,螃蟹就只能乖乖的束手就擒了。
“這玩意兒就是一個殼,有啥好吃的?”眼看著孫子們弄了一木桶這個東西,齊氏覺得完全是浪費,螃蟹這麼小,裡面蟹黃都估計很少很少,吃了有個什麼勁兒?
不過說歸說,齊氏還是讓胡氏他們給爆炒了,好歹比青菜要有味道不是?
杜榆他們最開始沒有人跟著一起弄,可是幾次之後,村裡的孩子們都去翻石頭了,那河裡的螃蟹就越來越少了,那時候杜榆也不過去了,過去了也只能撿到零星半點的。
夏天,本來農活兒也不多,除了早上和傍晚需要放水之外,沒有別的事兒,杜有賢在養傷,看起來已經好的很了,杜有忠把書本又拿了起來,除了教兩個兒子外,把杜榆也教上了。
齊氏本來想說些什麼的,被杜老爺子給說了一頓,齊氏想著大兒子這沒有了差事,心裡鬱悶,有書看就看吧,免得到時候憋出病來。
安定的日子就這樣過著盛暑,午睡的時候,知了是不要命的叫喚著,杜榆恨不得在自家老槐樹底下放個席子睡覺。她家院子裡的兩棵老槐樹,也有二十幾年的樹齡了,枝繁葉茂的。
春天槐花出來的時候,還有一股子香味,他們家裡還做過槐花餅子,味道真不錯,雖然是粗麵的。
晚上杜家是在槐樹底下吃飯的,放了一大張桌子,又涼快又愜意,除了有蚊子來騷擾以外。
杜榆身上容易招蚊子,簡直是一天不咬幾個包就不成,吃飯的時候,不拿個蒲扇打著就不成。
那蚊子專門盯著杜榆咬,有時候她就恨不得在蚊帳裡面吃飯,這個時候也沒有蚊香之類的。
倒是有艾草,可是點著的時候,煙熏火燎的,也不方便。
鎮上有賣用艾草做成的香餅,專門驅蚊的,可是價格貴,不是他們這普通人能消費的起的。
胡氏就提議,以後晚上吃飯早一點,傍晚就可以,免得天色黑了,這蚊子就起來了。
要說這蚊子吧,人家活動的時間都是晚上,要不然怎麼又叫夜蚊子,白天一般不出現,杜榆想著,是不是要弄些金銀花之類的,做一個香囊放在身上,這樣蚊子就不會專門朝她身上招呼了。
金銀花也是可以驅蚊的,還有薄荷葉,這兩樣東西,山上和地頭都是有的,薄荷葉一般是在田野里長著,杜榆也認識。金銀花就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