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部分(第1/4 頁)
�揮杏玫暮堋�
如果真的有見識,這彭澤縣怎麼到了現在也沒有出一個秀才來呢?
如今秋收已經完畢,縣衙裡出了這樣一件大事兒,自然是全縣矚目,彭澤縣的秀才少,可是不妨礙別的縣裡過來參加這縣學先生的考試,如果能當了縣學的先生,那麼也算是‘公務員’了,領的都是公糧。
因為對這事兒的重視,杜有忠對先生是親自把關,最後是取了三個先生。到時候吃住都是縣學裡,每個月還有三兩紋銀。這在彭澤縣是很不錯的了。一般的私塾先生,一個月能有一兩銀子的收入就是多的了,這邊可是三兩,好包吃包住。
縣學的事兒剛出來,就有縣裡的海鮮大戶朱大戶來‘投誠’,直接請了一班泥瓦匠,免費給縣學裡修房屋了。
朱大戶因為販賣海鮮,那家裡是有錢的很,他家裡也有子孫呢,雖然有錢,可是也想著能讓子孫後代考上功名,光宗耀祖。
畢竟這有錢是有錢,可是不是說啥,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高嗎?
別的人一看,這朱大戶竟然搶先了,都後悔莫及,怎麼自己就沒有想到這一點呢?讓這個朱海鮮給拔了頭籌,這下子他兒孫中間肯定是有人能進縣學了。
他們是聽說了這縣學還有名額限制的,現在大家競爭都很激烈好不好?
朱大戶心裡鄙視這些人,要不是自己找到了杜縣令的心腹王師爺,哪裡知道這個事情?
所以搶先了一步,王師爺已經答應了自己,到時候肯定會給朱家兩個名額的,雖然是少了點,但是有兩個也不錯。
當然,王師爺這麼做,肯定是杜有忠允許的,光靠衙門裡的稅收,絕對是不夠用的,何況,衙門裡的錢,還有用於別處,所以還是得‘劫富濟貧’,而且,讓他們心甘情願的過來送錢。
潛規則用的好,也是對大家都有利。而且這也不算是收受賄賂,大家都是為了把縣學辦好嘛。
杜有忠還當著士紳的面,表揚了朱大戶這一心為了彭澤縣的後代子孫的事兒,把朱大戶給美的。把其他人給後悔的。
當然,聽說了這邊縣衙還缺學子們的桌椅和床鋪等等的事兒,別人雖然沒有朱大戶這麼出風頭,可是也都是很明白的給主動辦了。
而隨後,縣學終於翻整一新,杜有忠就讓人刻了個功德碑,對這次讓縣學煥然一新的大戶人家都刻在了石碑上,“讓彭澤縣的子孫後代都記得你們的功勞!”杜有忠說道。
可把這些大戶給感動和激動壞了,這些人有錢,可是就差這流芳百世的名聲了,這個杜縣令這樣一做,到時候誰來這縣學裡讀書,都記得他們的名字,要說以前,他們出錢還是為了自己的兒孫,可是現在他們是出錢出的真痛快!就是再讓他們掏錢,他們都樂意呢。
而且,他們會時時刻刻的維護這個功德碑,哪怕是別的縣令來了,也不會讓這個功德碑給弄沒有了的。
杜有忠這一手玩得真漂亮。不僅沒有花縣衙的錢,就讓縣學有了新生,而且還讓人從心裡感激他了。
縣丞秦承義也不得不佩服這新來的縣太爺,看看人家,這人跟人就是不同呢,難怪自己只能做縣丞,人家能當縣太爺。
他可是知道這彭澤縣的這些有錢人是怎樣摳門的,讓他們拿出錢來,那簡直是要他們的命。
現在這些人,不說拿錢,那就是爭先恐後的拿出錢來了。
如今更不用發愁這縣學的維持了!
接下來,自然是學子們的考試了,人家朱大戶也讓自己的幾個兒子和孫子一起考了,他倒不是想要爭那個免費的名額,而是想著說不定自己的兒子和孫子裡面,有這先生看得上眼的,到時候就多出一個名額了。
這次縣學只招收四十名學子,人太多,也不利於教學。
胡鑫親自出的題,然後也是他帶著三個先生去監考的,
勸彭澤縣,連村裡,杜有忠都派差役去宣傳了,如果真的有那個讀書的天賦,不妨過來一試。
能考進前五,就能在縣學免費讀一年的書。這對那些貧寒的學子也是一個很大的誘惑力,不是杜有忠不想全部都給教上,而是家裡貧寒的,如果讀書也不能朝前,到時候沒有功名,只能是把家裡給拖垮,所以還不如擇優。
他要就要最好的。
經過了三天的考試,胡鑫和三個先生閱完了這些學子們的試卷,反覆的討論,最後定了前五名,把這前五名的名字和籍貫都給貼在了縣衙前面貼公文的地方,這五個學子就可以免費讀一年的縣學了,包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