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部分(第1/4 頁)
以後也別問我了!”小墨表示自己被硯臺牽連了。
硯臺急道:“我們少爺也不是外人。”
“那不成,反正你們少爺是少爺;我們小姐是小姐,我只是小姐的下人,只忠心小姐一個人;以後別朝我打聽小姐的事兒了;不然我就成了背主的人了!除非是小姐同意了,不然我是一個字不會說的。”
聽小墨這樣說,硯臺更急了。
他可是想打聽表小姐到底喜歡不喜歡那禮物,然後才好去自己主子那邊報道吧,雖然主子沒有讓自己打聽,可是作為一名合格的僕人,就要急主人之所急,想主人之所想。
“別呀,那這次是最後一次,你告訴我唄。”硯臺急的不行。
“你自己不會想?要是我們小姐不高興,我還能出來?”小墨說完就離開了。
剩下硯臺在思考,這小墨是個什麼意思呢?難道是?對了,表小姐是高興的,那麼他可以像主子交差了。
彭澤縣的日常事物,更是掌握在杜有忠手裡了,最開始確實因為陳典史這個地頭蛇,讓有些事情進展不開來。
但是現在一看,杜大人把陳典史都給弄下去了,就知道杜大人可不是軟柿子,大家都規規矩矩的吧。人家現在和海家和朱家關係也很好,海家和朱家才是真正的地頭蛇呢。
所以對於杜有忠把原來的捕頭提為典史,別人誰都沒有意見。
縣學裡也進入正軌,胡鑫也漸漸的把手裡的差事交到兩個訓導手裡,因為明年他就是要回老家去了,一個是準備後年春天的春闈,還有一個重要的事兒就是,要和表妹成親。
而胡氏這邊,有點兒擔心,明年自己要是離開了,自己丈夫還沒有人照顧。雖然只是送女兒回去嫁人,但是起碼也得回去大半年吧。
杜有忠卻覺得,他在這邊有這麼多下人照顧,有什麼不行的?而且明年他說不定也就是要調走了,畢竟是三年一任。
所以根本就沒有關係的,何必再讓人來來回回的折騰?
胡氏的意思是,要不要讓老四或者老五兩口子過來幫襯幫襯,或者是族裡的其他人,這也是很多人的習慣,用自己人,尤其是族人,這樣大家的利益都是差不多的,為了自己個兒好,也不會出賣這依附著的人。
本來過來前都有這個打算,但是彭澤這邊的情況還不明,真把人跟過來了,到時候吃苦受牽連怎麼辦?
杜有忠兩口子還是很會為別人著想的,所以寧可自己現在這邊把事情都搞定了,然後才會讓人過來。
杜有忠說道:“如果我下一任還是在這裡,那麼他們過來也沒有什麼不可以的,現在這還有一年多的時間,在路上就要花兩三個月,還是等等吧。”
杜榆生日的時候,胡氏親自下廚,給杜榆做了一頓很好吃的飯,雖然王婆子做的也很好吃,胡氏也很久沒有下廚了,但是自己女兒過生日,她肯定是會動手的。
胡氏感慨,這女兒都十四歲了啊,真是一轉眼就大了。
胡鑫這邊,兩個訓導已經是對縣學的事兒沒有問題了,他就更是放手,而杜有忠則是隔一段時間,回去縣學裡看看,講一講課,畢竟他是進士老爺,學問上也高,而且還是把胡鑫教出來的人,能得到他的指點,那真是三生有幸了。
所以對於胡鑫即將離開,他們也慢慢的適應了,只要杜縣令人還在就成。
但是一個縣令的任期也不過是三年,到時候杜縣令調走了,那麼新來的縣令沒有杜縣令強怎麼辦?
這真是個問題,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有些有遠見的人,都在擔心這個問題。
杜榆聽了這個事兒,倒是提議,不如和雲陽縣一樣,在這邊辦個書院,把縣學弄成書院,脫離了縣衙,但是也管著縣裡的縣學,不過以後縣裡這邊就少管了,跟錦溪書院的性質一樣,這樣,甭管是誰來當縣令,這書院都能繼續下去了。
杜有忠說道:“你這提議倒是好,只是辦一個書院,需要的人,還有財力都不是普通人能比的,還有這書院的院長,也不是一般人能勝任的。我再好好想一想。這事情不急。”
畢竟他還不確定是不是要調走,如果下一任還在這裡,那麼他也有時間來辦這個事兒,畢竟,這也是對彭澤老百姓都有好處的事兒。
如果他不是負責任的一個父母官,只管在自己任期內,把縣學辦好就成了,到時候一調走,那就萬事不操心了,政績他拿著了,但是他不是這樣的一個人,這彭澤縣雖然大部分人都是貧窮的,但是人都很不錯。
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