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第1/4 頁)
~|院壩邊,已經聚滿了人,今天可是高原村第一天修路,鄉親們都圍了過來,把村部圍得水洩不通。有的村民該著他們上工的,還自帶著鋤頭、鐵鏟、筐等工具。上工的人都在期待著,等領導挖過了第一鏟子,就該自己挖出第二鏟子了。這樣一鏟子一鏟子的挖下去,一條公路就會逐漸修好,鈔票就會從這條新修的公路上源源不斷運到高原村,鑽進村民們的荷包裡。
時間差不多了。二流站在村部臨時搭建的高臺上,拿著麥克風對著下面眾鄉親吼道:“鄉親們,今天我們高原村終於要修路了。”
“好!”第一句話說完,下面叫好聲、鼓掌聲就響成了一片。
修路,是高原村鄉親們多年的夢想。
二流揮揮手,示大家安靜,說:“今天,我們有幸請到了董鎮長等鎮上的。大家還記不記得?老主任劉越清患病的時候,李縣長和董鎮長也來到了高原村,董鎮長帶頭捐了一千塊錢給老主任。”
“記得!”又是一片歡呼聲。
二流提高了聲音:“董鎮長終記得高原村的老百姓,所以我們老百姓才記得董鎮長。越清主任患病了,把擔子交給了我。越清主任最大的願意,就是給高原村修一條路,讓高原村的老百姓儘快富起來。如今,路馬上就要開始修建了。值此新路開工之際,董鎮長來到我們中間,給我們帶來了政策,帶來了希望。下面,我們歡迎董鎮長給我們講話。”
董鎮長被二的話捧得暈乎暈乎地,想道:“二流這小子,看來這段時間進步不小。這一口話,拍得人不留痕跡。看來,我不表示表示也不好意思了。”
董鎮一邊想,一邊走上臺,接過麥克風,說:“我聽說二流組織開展了一事一議,大家都應該清楚了,縣上給高原村修機耕道一年補助了8萬塊錢,我們鎮上也不想落後,給你們添個整數,再每年補助2萬塊。”
“好。”鄉親拍手稱快。
有明堂拍手拍得最歡。一邊一邊對旁邊地劉越深:“不管多大地官。能夠給我們帶來實惠地。我們就叫他官。不能給我們帶來實惠地。我們就叫他包穀。”
劉:=深一聽。連聲稱聲。並且把有明堂這句衝口而出地話。當作了自己地座佑銘。
董鎮長話講完了。二流拿出一把嶄新地鐵鏟子。舉過頭頂。說:“今天。董鎮長給我們帶來了福音。我們請董鎮長挖出第一鏟子。怎麼樣?”
“好。”眾鄉親又是掌聲一片。
“慢著。”一個不合時宜地聲音從人群裡響了起來。特別地刺耳。
眾人一下被這尖尖地聲音刺激到了,都不由得一愣,轉頭去尋找聲音的來源。眾人看清楚了,叫這一聲“慢著”地不是別人,正是有明堂。這時,他正擠開眾人,向講臺上走去,像是有話要說。
董鎮長剛剛伸出手要接鐵鏟子,這時被人一叫,手伸也不是,縮也不是,極其尷尬。
眾人疑惑地讓開道,有明堂三步兩步跨上講臺,拿出包裡的紅繩子,說:“這根紅繩子,我放在供桌上供了十多年了,很多高原村的鄉親們都見過它、拜過它。在我的眼中,它已經有了靈性,可以避邪祁福。今天,我把這根紅繩子獻出來,套在這把鐵鏟子上。這樣,這把鐵鏟子便帶著鄉親們的虔誠,可以保佑我們高原村的公路建得快、建得穩、建得安全。大家說,好不好?”
“好。”眾鄉親被有明堂富有感情地一番話感動了,巴巴掌拍得格外的響。
可以說,每一個鄉親,心中都有一根紅繩子,代表著致富地希望。如今,有明堂要把紅繩子套在鐵鏟上,這就代表了鄉親們的心願。
二流接過紅繩子,虔誠地套在鐵鏟上,大聲說道:“堂明叔,謝謝你。鄉親們,謝謝你們。”等套好了,二流把套著紅強子地鐵鏟子遞到董鎮面前。
董鎮接過鐵鏟子,顯得很激動。他參加了不少工程的開工儀式,都是拿一把剪刀把紅繡球剪斷就了事,像這樣子地,他還是頭一次遇到。董鎮把鏟子一舉,大步邁向早就設計好的挖土的地方。董鎮心血來潮,高喊一聲:“挖!”喊完,兩手緊緊地握住鐵鏟子,挖下了第一鏟子。
“鄉親
”二流緊跟董,高聲一喊。今天出工的鄉親們聽喊,都覺得心中熱血沸騰,一下握緊了手裡的工具,齊齊地高喊一聲:“挖。”然後便開始緊張地挖起泥土來。
“叭叭。”劉越能及時地放響了鞭炮,把會場的氣氛直接推向**。
這條路的**,二流選在了村部,這樣具有象徵意義,代表著高原村00多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