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3/4 頁)
進了屋,魏老將二人帶到樓上的書房內。書房內佈置得更為精緻,背牆上一排方格子,裝著全是二流沒見識過的古董。側面的大窗戶外面是陽臺,陽臺外擺滿了各種蘭花,看蘭花的葉片也知道不是凡品。書桌的前方裝裱著一幅字,上面所寫的字明代孫克弘所寫的《蘭花》一詩,給人一種氣勢宏大、意境幽遠的感覺,很配得上所寫詩句的內容:
“空谷有佳人,倏然抱幽獨。
東風時拂之,香芬遠彌馥。”
二流這次來,算是開了眼界,這就是人人嚮往的神仙般的生活。
“蘭花能給我看看嗎?”魏老指著二流手裡端著的竹筒花盆,他的語氣雖然是詢問,但二流感覺到魏老的話帶著不容置疑的氣勢,二流趕緊將蘭花遞了過去。
端起竹筒,魏老點了點頭,說:“這竹筒裝蘭花,倒有幾分意境。如果這竹筒上再刻幾個字就完美了。刻什麼好呢?”
想著想著,魏老開啟書桌上的一個長方形盒子,拿出了裡面的刻刀。
魏老是書法大師,雕刻水平雖然算不得大師,但配上他的書法,已經有幾分大師的意味了,關鍵是他的名氣,如果他刻幾個字在竹筒上,二流的這盆蘭花管的價錢就翻一倍了。這一點武米比誰都清楚,碰了碰二流的肩膀,說:“魏老,二流生在農村,所瞭解的山歌多,這一盆蘭花又是正宗的下山蘭,不如在下面雕一首山歌,更顯出其質樸的意境。”
“好。”魏老覺得這個主意不錯,找出一張紙,讓二流寫首山歌在紙上面。
蘭花這東西在山裡也算得上是稀罕品了,歌頌蘭花的山歌還真不好找。拿起筆,二流想到了吳剛所唱的夯歌,突然靈機一動,想著牆上寫的那首《蘭花》,在紙上寫道:
“俏妹子兒站在那高巍巍兒山尖尖兒之上,
俏妹子兒看著那綠油油兒樹葉葉兒海洋,
俏妹子兒抱著那竹筒筒兒蘭花花兒噴香。
東風吹起俏妹子打轉轉兒的衣裳,
東風吹起俏妹子飄飛飛兒的頭髮,
東風吹起俏妹子悄米米兒的念想。
蘭花花兒,芬香飄揚。
俏妹子兒,念著阿郎。”
這一改,把原詩的幽遠的意境變成了纏綿的情絲,帶著濃厚的鄉土味道。
魏老拿起紙,讀了一遍又一遍,說:“這首山歌與孫克弘的《蘭花》意思有些相似,但風格完全不同,妙啊,就刻這首了。”說完,拿起刀在竹筒上雕刻了起來。
魏老的手沉穩有力,雕刻的速度也很快,隨著刀片的轉動,竹筒上顯示出一行行看不明白的影象,就好像一個個不知名的斑點,看著二流疑惑不解。
可是,隨著斑點越來越多,竹筒上顯示了一行行清晰可見的字跡,字跡背後,居然還繪著隱約可見的背景。
“要雕刻的東西全部都裝在魏老的胸中,胸有成竹,則竹自成。”二流地魏老的技術佩服不已。
三個小時,二流和武米坐在椅子上動也不動,連大氣都不敢,生怕打擾了魏老。
三個小時過去了,魏老把刻刀放下,欣慰地嘆了口氣,把竹筒遞給二流,說:“終於好了,你們看看怎麼樣?”
二流接過竹筒,武米趕緊湊了過來。二人仔細地看著新刻出的圖案,竹筒的表皮是綠色的,而內質纖維是淡黃色的,因此雕刻出來的圖案就有了兩種顏色。竹筒的下面一部分,被魏老處理成了綠色的茫茫的林海,竹筒中間刻著一座綠山,綠山上站著一個裙裾飄風的綠衣少女,手裡端著一盆綠色的蘭花,開著淡綠的花朵。
二流注意看,這蘭花居然與自己手裡拿著的蘭花有八分相像、十二分神似。
挨著山巒、少女和蘭花,豎著刻著十多行綠色的文字,用行草字型刻的,字的內容便是二流的那一首山歌。
而其他地方,竹筒綠色的表皮已經被剝開了,形成了淡黃色的背景,居然可以盾到隱約可見的連綿群山。
整幅畫的構圖顯得飄逸脫俗,意境深遠。
“不愧為名家。”二流在心底讚歎道。
正文 第066章 變異蘭花(5)
更新時間:2009…10…15 14:55:29 本章字數:2499
齊彩端著一盆新淘來的永福素心,開著幾朵八厘米大的淨白花朵。
永福素心曾經是唐朝貢品,又是楊貴妃最喜歡的花,清朝嘉慶皇帝被敕封為寶花,屬於傳統夏蘭之中的珍貴品種。一般永福素心花大五六厘米,開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