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4/4 頁)
他三種似懂非懂,但是八識,看完以後有些許領悟。
八識指的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
前五識是五官和身體感知,也是武者最重要的依仗。
將五識練到極致,便可成為江湖好手。
而意識則是感知集合,是脫胎於五識之外的,像梅超風雖然眼瞎,憑藉意識彌補,耳識身識變得極其強大,也可達到聞風而動的境界。
至於剩下的末那識和阿賴耶識,尹志平就覺得有些虛無縹緲,末那識是思量之義,阿賴耶識則是本性與妄心的和合體,都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描述。
一邊領悟楞嚴經的內容,一邊謄抄,將九陽真經用紙張記下夾在其中。
六萬經文,尹志平抄寫了足足有七八個時辰,一共抄寫了二百多頁,厚厚一疊,裡面就隱藏著九陽真經。
拿著抄好的經文,尹志平走到覺遠面前,後者正拿著抹布擦拭著書架。
怪不得這裡如此乾淨,看來覺遠天天清掃。
一想到他幾十年如一日的在這裡看守經文,尹志平便肅然起敬,這份耐得住寂寞的性子,是自己所比不上的。
尹志平拿著經文,對覺遠說道:“小師傅,弟子已經將楞嚴經抄寫完畢。”
覺遠接過經文,翻閱了一下,然後在尹志平緊張的心情中還給了他。
然後覺遠面帶含笑,雙眼裡流露著讚賞,說道:“施主伏案抄寫七八個時辰,這份毅力實在是讓人敬佩。”
大部分人來這裡抄寫經文,大多隻是為了拿回去炫耀或者放在家裡求個心安。
哪怕真正的向佛之人,也不過只是抄寫簡單的經文。
比如心經,只有二百六十個字,半個時辰便可以寫完。
但是尹志平能夠趴伏在那裡七八個時辰,靜心抄寫,這份向佛之情,實在是讓人心生敬意。
聽到覺遠的話,尹志平淡淡一笑,說道:“我剛剛落筆時,看到經文頗厚,心裡有些急躁。但隨著我的抄寫,心情漸漸平復,而且領悟頗多。雖然我是為了讓父親開心而前來抄寫經文,但是我想回去以後,我自己也可以領悟其中道理。”
覺遠雙手合十,微微躬身,說道:“施主大善。”
尹志平也回禮,待得直起身子後,他說道:“那弟子告辭。”
“施主慢走。”
覺遠將尹志平送出門,然後返回寺廟。
尹志平則在其他僧人的帶領下到達前院,走出寺廟。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