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頁)
上罵人,他馬上佈置下去全城搜捕程思寧的任務。
大街小巷閃起了警報,程思寧的計程車也在離鐵道岔口不遠處被發現,但程思寧本人卻如同人間蒸發一樣,便尋不著。K市飛機場、火車站、汽車站和所有出市主要通道都設定了路障和臨時檢查點,防止嫌疑人外逃。
正當大家全力緝拿兇手的時候,重案組接到一個噩耗:趙逸在回到警隊的途中剎車失靈撞上了路邊的水泥柱,現正在公安醫院緊急搶救,他被發現的時候,手裡還緊緊攥著一兩個證物帶!
文沫趕到醫院的時候,趙逸拼盡最後的力氣在她手心裡畫了個叉,慢慢地閉上了眼睛。。。。。。
洋娃娃的憂傷:惡魔現形記
更新時間2013…8…23 14:19:45 字數:2053
文沫靜靜地站在一旁,看著護士拿掉趙逸身上的輸液器和氧氣管,蓋上白布單,依次集開病房。從事警察工作10多年,她見過無數的死亡,有可憐的受害者,有窮兇極惡的犯人,有英勇犧牲的警察。當你覺得自己已經見過太多,傷心過太多,慢慢已經麻木的時候,總會有一些人的離開無意中撥動敏感的神經。
看著這個認識沒幾天性格有點跳脫的大男孩一動不動地躺在那裡,生命永遠定格在二十五歲,一滴淚珠從文沫的臉上靜靜地劃下。
顧不上悲傷,文沫拿過旁邊托盤裡放著的證物,仔細觀察了一下,這是放在證物袋中的一瓶礦泉水、一小塊襯墊還有證物袋多餘的一角。怎麼會多一角呢?難道還有其它的證物醫生在搶救的時候遺失了?文沫問過負責搶救的醫護人員,得到了否定的回答。她只能先快步離開了醫院。等她回到重案組的時候,市局交警隊的同事已經等在那了。雖然現在全城警力都在搜捕程思寧,但臥底警察出了交通事故,總會讓人嗅到陰謀的味道,因此,交警隊事故調查科的同事仔細檢查了出事車輛,果然發現了貓膩:趙逸所駕駛的計程車剎車線被人為損壞!這是一場精心策劃的謀殺!
文沫聽聞這一訊息,震驚過後快速冷靜了下來。趙逸去聯運公司臥底的事知道的人不多,而他在公司這幾天也沒有明顯地與人結怨,那麼唯一的可能就是兇手發現了他的真實身份,根據趙逸打回的最後一通電話,他是帶著證物準備回局裡進行檢驗的。難道說他手中掌握著什麼能證明程思寧犯罪的證據?不對,就算沒有這幾樣證據,警方已經發現了案發第一現場,那是程思寧的老家,他無論如何也脫不了干係。鑑證科的報告證實趙逸在程思寧後備箱中發現的血跡確實屬於第二死者張紹玲,礦泉水中致幻劑成分與死者體內發現的高度一致,再次證明了程思寧是12·22重案的作案嫌疑人!而那多餘的一角,除了知道是證物袋的一部分,被人暴力扯斷外沒有其它發現。
但程思寧不可能是殺害趙逸的兇手。作為案件嫌疑人,程思寧被警方24小時監視著,根本找不到時間去剪剎車線,而且趙逸出事前幾分鐘,程思寧才設法逃脫了警方的監視。當時他所處地點與趙逸車禍現場隔著十幾公里,插翅飛過去也趕不上做手腳。
那麼,害了趙逸的另有其人,目的是什麼呢?趙逸死亡——證物袋損壞——程思寧逃跑失蹤,這其中有什麼內在聯絡呢?程思寧在警方突然要抓捕他的時候逃走,是他感覺到了風吹草動還是有人故意誤導誘他離開?
如果說趙逸的死、證物失蹤和有人給程思寧通風報信都成立的話,那麼結論只有一個:本案背後真正的作案兇手。想到這一可能,文沫急忙再次翻開卷宗,看看自己到底遺漏下哪一點。
關於兇手的判斷本身沒有錯,外圍調查無法得知程思寧的母親真實性取向到底是什麼,只看物證本身,程思寧是兇手無疑。然而,這其中也存在幾處疑點:被抓錯放回的王凌雪證詞中提到兇手身上有好聞的皂角味,而程思寧是個離異獨居的煙鬼,不太修邊幅;從其車內發現的礦泉水瓶身上沒有指紋,雖然不能排除他戴著手套接觸的原因,但還有一種可能:將水放到車上的另有其人;程思寧的車除後座發現第一死者譚若的頭髮,後備箱內發現第二死者張紹玲的一滴血跡外,找不到後面幾位受害者存在過的痕跡。
如果兇手真的不是程思寧,那麼會是誰呢?能打電話叫程思寧逃跑而他還這麼言聽計從的人,一定是程思寧最親近的人。程思寧平時性格古怪,跟誰都不太要好,唯一的能稱之為朋友的只有許燁。。。。。。
許燁,這個從案件剛開始就出現的年輕人,後來大家開始懷疑他的時候拿出了不在場證明,以後就沒再進入過警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