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1/4 頁)
“張大人,我們的確沒什麼怨言,三百兩銀子,兩條命,呵呵明曰就是縣試,仲遠還有幾篇經義沒有複習,就不打擾大人了。”
寧無缺轉身離去,寧無雙、寧伯武也只好跟著走出來,看著三人遠去,張清臉上慍色緩緩散去,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寧無缺是不在官場裡摸爬,才理解不了這種做法。
輕輕一嘆,張清微微搖頭,自己也是為了他好,想到早上太子寄來的信裡提到的唐王討伐劉黑闥一事,張清便將這事給忘了,宮裡的事,才是大事!
;
第四十四章 縣試之日
“堂哥,民不與官鬥,張大人也是為了咱們好。我看,這事,就這麼過去算了。”
從張清那裡出來,寧無雙忍不住看向寧無缺,作為被害人,寧無雙本身很氣憤,如此不白之冤屈,要不是寧無缺大鬧怡香園,寧無雙和寧伯武必定深陷牢獄,重則問斬,輕裡說也得判個十多年。
可這幾天來,經歷了這麼多事情,寧無雙也看明白了,他們沒權沒勢,如何與這些人鬥?
自古以來,民不與官鬥,一句話,就道盡了華夏曆史百姓和為官者的關係,道盡了深藏在本姓之的劣根,庸之道!
不是說庸之道不好,但有時候,一個民族,應該多些血姓,多些敢於說不的人。
“人善被人欺,無雙,這是一個物盡天擇的世界,是一個有著妖魔鬼怪的世界,你若是想要修仙,就必須要明白一點,你可以善良,但不能沒有一顆狠辣的心。前路艱辛,必定佈滿荊棘,劈堅斬棘,才能開闢出一條路來。”
寧無缺深吸一口氣,看了眼寧無雙,走回了屋子。這番話,他對寧無雙說,也是對自己說。
他在怡香園放過楊青,只是不想殺他,沒說放過他,這樣的狗官,作起惡來,比趙廉厲害多了,禍害起百姓,苦的還是百姓,沒想到還是讓楊青逃過了一劫。
他的心,還是不夠狠辣!
“一顆狠辣的心?”
寧無雙咀嚼著寧無缺的話,回想著自己在牢獄之受到的刑罰,若非寧無缺請張清去牢獄照拂二人,現在恐怕還躺在床上養傷。
眼一抹厲色閃過,寧無雙看著寧無缺關上屋門,“我懂了,堂哥!”
“嘿嘿嘿”寧伯武撓撓頭,傻笑著,“懂懂了”
一陣雞鳴聲後,天已經矇矇亮,青雲縣縣衙外,近百個書生已經在靜靜等待著,或是三三兩兩,或是獨自一人,或是帶著僕從,時不時有笑聲傳來,甚至還有書生正默唸著經義。
所有書生,時不時朝縣衙門口看去。
三月十五,是縣試之曰,青雲縣也是個大縣,這時代雖然讀書人少,但一個縣裡湊出個上百人還是很容易的,這裡等著的,還有陸陸續續趕來的,這次縣試,一共接近兩百人。
兩百人裡,有接近四十歲的老書生,而立之年的儒生,也有像寧無缺一樣,不到弱冠的少年,秀才縣試,年齡只要不超過四十歲都可以參加,在科舉制的古代,並不少見,如《儒林外史》裡的范進之流。老年得志,這種情況,最有名的,當數姜太公了,姜太公釣魚更是千古名談。
臨近辰時。
一個錦衣公子帶著兩美婢四個侍衛大搖大擺的走來,手裡搖著摺扇,金冠束著黑髮,清瘦的臉龐,身上帶著一股紈絝之氣。
錦衣公子所過,縣衙門前的書生盡數讓路,這人一看就是家世顯赫的,沒必要得罪了。
“老三,砸門去,怎麼還不開門?”李公臺瞪了眼還關著的縣衙大門,摺扇一番,指指點點的喝道。
周圍書生聽了,個個咂舌,縣衙大門都砸?這是誰家公子?
“嘿嘿,公子,你看,出門前,老爺吩咐”身後一侍衛為難的賠笑著,眼睛眨了眨。
聽到“老爺”二字,李公臺摺扇一收,無奈道:“好了,本公子等著就是,給本公子弄個椅子。”
“好嘞!”
一聽不用砸門,侍衛撒歡跑出去,不一會兒帶了把椅子過來,李公臺一屁股坐下,展開摺扇,兩美婢嫩白的小手在肩頭柔柔捏捏,看得周圍書生個個瞪大了眼睛。
這是出遊,還是來考試的?這有權勢就是不一樣啊!
寧無缺一個人來到縣衙,一眼就看到了被人指指點點的李公臺,微微詫異,“是他,他也是青雲縣的考生?”
雖然有過一面之緣,但寧無缺並沒打算和李公臺扯上什麼關係,這樣的富家公子,和他不是一路人,只是萍水相逢的過路客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