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部分(第3/4 頁)
越遠嗎?”
蘇暮卿把玩著手中的茶杯,笑著道:“當然知道。我都知道,你知道在外邊時我為何意味深長的看你嗎?我想要叔父知道我和你站在一起,也許他還會有懷疑。不過很快他們都會以為我們是關係頗好的嬸侄,包括你的女兒。”
說話間,蘇暮卿站起身子,緩緩地在屋子裡踱步。
李氏從來沒有想到一個才不過十五歲的女孩子會給她帶來壓力,蘇暮卿究竟是在算計些什麼。
這時,蘇暮卿繞到李氏的身後,俯下身子,雙眸卻是掃了眼秋棠,甚是低聲道:“嬸孃,叔父和南海國,七十二煞”聲音越來越輕,那三個丫頭蹙著眉頭似乎想要聽得更清楚。
蘇暮卿直起身子,視線幽幽地凝視著李氏,笑語:“嬸孃,暮卿知道可是多?”
言畢,蘇暮卿嘴角笑意更甚,雙眸晶亮如深夜璀璨的星辰,幽光逼人。
李氏背脊僵住,圓潤的面容上冷意盡失,眼眸漸漸地變得深邃,惶恐在眼眸中一閃而過。
然,稍即李氏柔和的笑出聲:“沒想到暮卿竟是知道那麼多的事兒,當真是厲害,也難怪是願意與嬸孃站一塊兒。”
蘇暮卿輕笑:“嬸孃明白就好。攘外必先安內。”
第八十七章 以靜制動
清心居,安謐而又祥和,也不知是從哪一天起,院裡屋裡厚重的藥味漸漸的變淡,繚繞在涼薄的秋日裡倒有點春日青草氣息。
老夫人闔眼倚靠在雕花臥榻上,蒼老的容顏上印滿歲月的痕跡。
屋子裡的丫頭都屏退了下去,只留得剛從落松院回來的秋棠。
她微垂首恭敬的開口:“老夫人,今日二夫人去了落松院,與二小姐客氣了番後,兩人便是針鋒相對。直到二小姐在二夫人耳邊嘀咕了幾句,氣氛方才緩和。只不過,二小姐說了句‘攘外必先安內’的話語。”
雙眸微微張開,銳利的眼神落在秋棠的身上,好久老夫人才掀唇而語:“你怎麼看之?”
秋棠微抿唇,隨即緩道:“奴婢甚覺奇怪。奴婢以為二小姐該是明白於二夫人來說,她才是外。”
老夫人輕動了下身子,精明的眼眸裡劃過一絲狐疑。秋棠與她想的一樣,以暮卿這孩子的聰明該是曉得。怎她又為何這般說之?
沉默半響,老夫人又道:“將近些日子來,與二小姐接觸過的人都一一重新說與我聽,包括還出了什麼事兒。”
秋棠輕點頭,平靜且不夾雜任何私人情緒的開始說起她去了落松院所見所聞,去韓馨居,大理寺,睿王光臨,乃至昨夜與今日發生的事兒。
老夫人垂眸靜聽,心下暗暗思量著暮卿這孩子在打什麼注意。
聞得睿王來時,老夫人眸間閃過驚喜的光芒,片刻又是暗了下來,她不僅猜不透暮卿,更猜不透睿王這般悄然來蘇府的用意。
忽而,秋棠憶起她遺落了一事兒,又道:“老夫人。似乎張姨娘算計了二小姐和二夫人,而今兒個早上的事兒二小姐又將矛頭拋給了張姨娘,先前二小姐與二夫人似乎還達成了什麼一致的事兒。”
聞言,老夫人眉頭皺得越發的緊,心中卻是一陣鬱結,怎就不能安分點,存心是想將她這老太婆活活氣死。
想著便是胸口不順暢,氣息跟著急促起來。
急得秋棠連連撫著老夫人胸口,不斷道:“老夫人,你且少操心些。莫得壞了自己身子。也許大家都只想得平靜點,故而才覺得應該將不利己的那一方給壓住。”
話音一落,老夫人呼吸一滯。而眉眼間卻是一陣恍然。
如今,李氏與張姨娘的關係很是微妙,一觸即發。只靠著連棟牽著,而暮卿這孩子也不知怎麼搞著那些與連棟有所關係的訊息。而她將這告訴李氏,李氏定然會轉達連棟。以連棟的個性怕是會以靜制動,勸下李氏與張姨娘莫得起內訌
如此一來,暮卿反倒是更危險,莫不是暮卿要得就是她們之間調和時,所得到的幾日安靜?
罷了,兒孫自有兒孫福。她真得操心不了那麼多。想來暮卿曉得那麼多的事兒,該是有人在暗裡頭幫助她,是睿王。是皇上,還是誰,她也管不了了。
老夫人擺擺手道:“秋棠,把大小姐叫進來,你且回去落松院。”
蘇暮卿安坐於書桌前。低眉順眼,提筆作畫。眉眼間沒了白日裡的幽深與算計。只剩的一片柔和。
綠兒伴坐在一邊,時而繡花,時而剪著燈芯。
屋子裡,靜寂一片。
良久,綠兒眸間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