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古玩宗師在現代 > 第55部分

第55部分(第3/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NBA:最強3D,神級跑位!小寡婦翻身,受不了新還珠傳奇之風雲再起刀刀直播間鬥破蒼穹之星辰天命重生黛玉清仇錄第五人格:尋找感染源盜筆:被張麒麟暗戀?我是男的!殘夢遺傷伊萊克斯亡靈法神不準叫我氣球姐!【王俊凱】與你相遇真好大玩家:第一紀元網遊:開局SSS天賦,吞噬召喚博德之門3:從螺殼艦開始新生我在全息武俠遊戲裡成了邪神魔法辭條網遊:我的攻擊刀刀斬血百分之十遊戲吐槽江湖夜雨十年燈之劍膽琴心

厘米,圈足雙耳,體飾饕餮文與夔龍紋。內部刻有19列、19行字,但有4個字因鏽蝕而模糊不清,所以實存有357字。因為當時刻字最多的毛公鼎還未現世,所以曾被人們認為是存世文字最多的青銅器,一度聲名大噪。”

雁遊接道:“是的。關於散氏盤的年代,還曾有過爭議。因為它是深褐色,且鏽蝕不多,有人認為新出土的銅器該是綠鏽斑斑,懷疑這是件後代仿製品。但有人考據出,它成色較好,是因為陪葬在較為乾燥、又為皇家專屬的磚石墓室。且古書有云,‘夏尚忠,商尚質,周尚文,其制器亦然’,從它文字較多,斷定是周代之物。”

裴修遠問道:“這散氏盤和我的傳龍節有什麼關係?莫非它們出自同一個墓穴?”

“不,根據盤身銘文可知,散氏盤出自西周關中,是兩個小國間的定盟之物。而王命傳龍節出自楚國,雖然年代相仿,卻並非同源。”

聽雁遊否認,裴修遠更加奇怪,同時也隱隱有點惱火:“那你提它做什麼?”

“請裴先生不要著急,我特地說起這件東西,自然是有緣故的。”

頓了一頓,雁遊又說道:“散氏盤現在收藏於故宮博物館,在民國時,關於它的真偽之說也曾甚囂塵上。起因是它的首位收藏者,曾在蘇市請人仿造了一件,據說匠人手藝高妙,精仿分毫不差。幾十年後,真品落到一位巡案手中,獻給嘉慶皇帝當做五十大壽賀禮。嘉慶不若其父乾隆喜愛古物,收到後也未賞玩,直接秘藏於大內庫府。之後相傳在八國聯軍火燒圓寧園時被毀,直到民國十三年清點乾清宮藏品時,才被人發現。但也有人說,這其實是當初仿製的贗品,並非真品。”

這段掌故許多人都不知道,但英老卻十分熟悉。忍不住插話道:“我也聽說過這事。不過,當時的博物館館長曾對我父親說過,經他們鑑定,散氏盤確是真品無疑。而且根據野史記載,百多年前仿品就被賣給了一位外國人。怎麼可能又出現在只收藏真品的大內呢?可見不過是謠言罷了。”

說到這裡,英老似有所悟:“小雁,你是不是想說,這王命傳龍節也有一件仿品?”

雁遊點了點頭:“還是英老知我,但我還是得再說一說散氏盤。自從乾隆、嘉慶、道光年間,刻有大量文字的散氏盤、齊侯罍、毛公鼎相繼出土以來,翰林大夫之間考據金鼎銘文便蔚然成風。就連散氏盤的第一位收藏者,都曾靠拓印盤內銘文大賺特賺。風氣使然,古玩行裡開始多了一種新手段:收到青銅器先不忙出手,而是要在上面雕鑿銘文,偽飾一番,再找買家。那個時候,甚至直到現在,有文字的青銅器,都要比沒有文字的價值更高。”

在場沒有專攻青銅的學者,不過也有些曾聽同事提到過、真品被後人偽了假字的事兒。當時不明所以,聽雁遊這麼一細說,才恍然大悟,看似多此一舉,敢情都是利益驅使。

裴修遠的關注點,卻仍然在自己的傳龍節上:“那麼,我的傳龍節到底是怎麼被仿出來的?”

說到這個,雁遊嘆了口氣:“其實,完整的王命傳龍節從一開始就不存在。是有人瞅準孤品價值不菲這點,像散氏盤一樣,根據碎片偽造而成。但後來準備脫手時被人識破,只得打消了這主意。卻又怕別人追究起來聲譽受損,便憑空捏造了一堆藉口,正是英教授方才說的、當局強行索取兼下封口令。既然是官方不許再提,那自然也就少有人敢議論此事。這人也只會被人同情,不會受到非難。”

“你怎麼知道得如此詳細?”

而對裴修遠的詰問,雁遊一時還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他總不能說,當年看穿膺品的人就是自己,以致那掌櫃後來一直心虛躲著他走吧?

“我也是聽師傅提起過,才知道這段典故。如果裴先生不相信,可以另找人再鑑定一下它的質地。這是件‘蘇造’貨,乍眼看上去頗像那麼回事,但經常看西周真品的人便會發現,它銅質粗糙,底子閃白,根本比不上真品。當年夏商周三代鑄造銅器的具體辦法雖已失傳,但史書上講,乃是不計工時,不計成本,務求精良。真正的古青銅器,哪怕用顯微鏡看,都是細膩純然,找不到半點氣泡和砂眼,更無雜質。”

不等雁遊說完,裴修遠已取過一把放大鏡對準藏品相看起來。以前他也曾這麼鑑賞過,當時以為上面的坑窪都是鏽蝕造成的痕跡。直到今天聽雁遊一講,才驚覺那哪裡是什麼銅鏽,而是顆粒不勻產生的凹點。

直到這時,他才有幾分相信,雁遊或許真沒有說錯。

而且,除了質地,雁遊還有其他證據:“仿造它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超級撿漏王神秘山裡漢:買妻種田,生個崽整頓古早文,再見了男主(古惑仔漫畫同人同人)古惑仔漫畫同人之師父成夫記獵主 (青梅竹馬之四) 凌豹姿拳定天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