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部分(第3/4 頁)
不知是個人習慣,還是剛剛經過警察檢查,屋子頗為凌亂。好在那種微型保險櫃都是裝在牆上的,慕容灰打量幾眼,取下客廳的一副風景畫,便找到了位置。
但借小工具撬開之後,兩人卻是大失所望:裡面除了幾疊美元之外再無他物,甚至連張紙片都沒有。
“嘖,這點小錢還當成寶似地藏那麼好。”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慕容灰沒好氣地罵了一聲,悻悻將一切恢復原樣,不死心地繼續去翻看其他東西。
同樣失望的雁遊翻找片刻,突然發現了一疊剪報,夾在一堆亂七入糟的成人雜誌裡顯得格格不入,立即仔細翻閱起來。
“《通市疑現漢墓,北大師生已親赴考察》……《試析通市漢墓主人》……《漢墓追蹤:考古隊緣何避口不談》?”
再翻下去,所有的剪報都與通州古墓有關。有從雜誌上撕下來的,有從報紙上剪下來的,收集得十分齊全。甚至連雁遊這個參與者都不知道,前陣子還有記者專門到通州去採訪過屠老師。當然,因為上頭的命令,記者白跑了一趟,屠老師避重就輕地同他侃了半天青銅器,隻字不提古墓之事。
但鍾歸為什麼會對這座古墓感興趣?他管理的公司,不是直接收購古玩的麼?
想到曾被指使利用的盜墓賊王豹一夥,雁遊若有所思:難道該組織也插手了盜墓?倒也說得通,比起收購轉賣,盜墓才是真正的一本萬利。
但就算如此,通州的古墓已經由官方接手發掘,現在陪葬品都整理得差不多了,他們沒法再盜竊。
如果不是為了偷盜,鍾歸又為何格外關注古墓?
“發現什麼了?”
被慕容灰一問,雁遊才從沉思中驚醒過來,把剪報遞給他:“你看看這個。”
趁他翻看的功夫,雁遊又換了個角度繼續思索:假如自己是個倒賣古玩的商人,也許與盜墓團伙有關。那麼,會因為什麼緣故,去關注一座沒法盜竊的古墓?
答案是,有人對裡面的古玩感興趣——就姑且將這人稱之為客戶好了。
那麼問題又來了,客戶對古墓瞭解多少,知不知道這是一座偽漢墓?客戶是專門指定要這古墓裡的物件,還是隻要是漢代古玩,都可以接受?
瞬息之間,雁遊腦中掠過許多問題。
他認為,客戶只對這座古墓感興趣的可能性比較大,否則憊懶的鐘歸不會花費力氣收集那麼多資料。那麼,他們查出這是偽漢墓沒有呢?
雁遊拿起將慕容灰看完放到一邊的部分剪報,重新慢慢翻閱,試圖找出答案。但最終,他也沒有任何新發現,只得失望地放下。
他突然覺得很疲憊。不過,差不多在外面奔走了一整天,除了吃飯之外都沒休息過,也難怪如此。
帶著幾分沮喪,雁遊坐到沙發上繼續思考。孰料手掌隨意一撐,卻按到了一本硬皮書。他信手拿起一看,卻是一本厚厚的通州縣誌,裡面關於漢代的那幾頁還被特地折了起來。
見書本上面蓋了市圖書館的館藏章,雁遊眼前一亮,頓時聯想到了什麼,連忙用手電去照附近的地方。果然在沙發坐墊與扶手的夾縫裡,看見了一本紅皮借書證。
證書是新辦的,只借過一本通州縣誌。上面的日期,恰好是十天之前。
最近每天發生了什麼事,雁遊閉著眼睛都能說出來。當下略一回想,就記起那一天正是中秋節次日,也正是他們發現古玩圈價格波動的時候。
價格下滑,身為始作俑者兼受益者的鐘歸一定是得意非凡,之前的公司員工不也說過,盈利那陣子他心情頗好。
但隨著自己這邊的反擊開始,鍾歸手忙腳亂,心情也是一落千丈。那時的他正滿腦門官司,一定不會再有閒心去調查古墓之事。而從縣誌只有漢代這幾頁被特別摺好則可以看出,他並不知道古墓其實是清順所造,仍對媒體當時的報道深信不疑。
那員工提到過,鍾歸是個很懶散的人,能勞他大駕親自查詢資料的,必定是位重要客戶。而這位客戶,說不定知道組織的存在!
畢竟,鍾歸表面上做的是收購生意。如果有人登門指定要某年代的東西,通常公司都會幫忙留意。可是,對方感興趣的卻是一座正在進行保護性挖掘的古墓,如果只是普通客戶的話,鍾歸斷然不會答應。畢竟,公司還披著合法經營的外皮。
既然鍾歸點了頭,並且還顛顛兒地上了手,說明對方其實知道公司背後那些見不得人的關係。
而所謂背後,除了組織還能有什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