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第3/4 頁)
意還算好。但自去年開始,旁邊街上又新開了一家成衣鋪子,價錢還要便宜些,所以這家的生意自然就慢慢的差了,終至於現在的門口羅雀。
不過這家成衣鋪子地段還算是好的。雖然不在平陽府最繁華的地段; 但街上往來的人群也不斷。
薛嘉月以前在這家店鋪做事的時候只關注怎麼學刺繡學裁衣的事; 但這會兒她心中打定了要盤個店面開一家成衣鋪子的主意; 就花了一上午的時間將這鋪子周邊都細細的走了一圈,看了看往來人群的數量。又去旁邊街上的那家成衣鋪子裡外看了看,最後想了想,又去了平陽府最好的一家成衣鋪子; 想要取取經。
平陽府最好的這家成衣鋪子名叫怡慶和,是譚家的一處產業,開在平陽府最繁華的地段。而且隔壁就是他們家賣綢布皮貨的鋪子。
一般都是客人在隔壁的鋪子裡挑好了衣料,然後就拿著衣料就直接來怡慶和找夥計丈量尺寸,做衣裳。倒是產業一條龍。不過怡慶和收的工錢也是很高的。
自然能在怡慶和做得起衣裳的人都是家中經濟條件還可以的,這些工錢還出得起。但如一般家中條件一般的老百姓,就是到小鋪子裡做衣裳去了,這樣工錢要便宜些。
看過了這三家鋪子,薛嘉月回去的路上就開始想事情了。
她手頭銀錢畢竟有限,若要拼高階肯定拼不過怡慶和,但要一味的便宜,旁邊街上的那家成衣鋪子工錢已經足夠低了,還能拼得過他?且這樣惡意的競爭能掙到什麼錢?到最後也只能是兩敗俱傷,兩家都完蛋而已。
所以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啊,這樣才能脫穎而出。
又想起家中的菜沒有了,薛嘉月就去市集買了點菜。然後她抬頭看了看天色,見快要到薛元敬放學的時候了,她就轉過身往太初書院走去。
太初書院在白天夫子教學的時候院門都是關著的,薛嘉月過去的時候還沒有放學,所以兩扇黑漆的門還是關著。
於是她就百無聊賴的看著門上掛著的那塊,據說是皇帝親手書寫的綠地金字的匾額。上面的德育天下四個字筆力看著倒是雄健,不過總覺得哪裡欠缺了點,還沒有薛元敬寫的字好。
薛嘉月品評了一番這塊匾額,然後又想起要盤店鋪的事,想得入神,她一雙纖眉就蹙了起來。
猛然的聽到幾聲渾厚的鐘聲,薛嘉月回過神來,就知道這是薛元敬他們下課了。
果然立時就見有兩個護院將院門開啟,而過了一會兒的功夫,就見裡面有學子陸續的走出來。
每個書院都有自己統一的院服。如太初書院,學子穿的都是青色的直身,青竹一般,透著蓬勃的朝氣。若等到夏日天熱了,還會有夏日的衣裳。
薛嘉月不由的就尋思起來,每一家書院的學子也不少,且平陽府還有八、九家學院,一年每位學子兩套夏裝兩套直身,算下來這數量也很可觀了。就不知道他們這些衣服都在哪家成衣鋪子裡面做的。
想著這事,她不由的又有些走神。
正是秋日,日光和暖,透過頭頂梧桐樹葉的間隙細碎的落在她身上。
十二歲的少女就如同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兒一般,雖然還沒有到完全綻放的最美時刻,但那絕世風華已初現端倪。
放學出來,猛然的在路邊看到有這樣一位少女俏生生的站在這裡,不少學子都停下腳步細看。還有人彼此笑著,慫恿他人出來和薛嘉月搭話。
最後果真就有一位少年被推舉了出來。
就見這位少年伸手理了理身上的衣裳,然後面上帶著自以為最迷人的微笑,抬腳走上前來。對著薛嘉月作揖行禮之後,他直起身來,語聲柔和:“轉眄流精,光潤玉顏。姑娘之美,令人見之忘俗。小子聶鴻濤,請問姑娘芳名?”
薛嘉月微怔。
她這算是被搭訕了?
雖然知道以前的人婚嫁都早,十三四歲就嫁人,甚至生孩子的都有,但這會兒猛然的被人用這樣的話一搭訕,薛嘉月還是覺得有點懵。
她虛歲也才十二啊混蛋。
薛嘉月面無表情的看著面前的這位學子。而這人只以為薛嘉月這是對他有意呢,一時面上的笑容就越發的深了起來。
只不過他正待還要和薛嘉月搭訕幾句,忽然就覺兜頭有陰影罩下。且明明還只是八月,如何沒來由的就覺得有一陣透骨的寒意呢?
待他抬頭望過去,就見那陰影是一個人站在薛嘉月身旁,正逆著光,將身後的日光都擋住的緣故。
聶鴻濤認出這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